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羅大佑。(圖/資料照)
資深音樂人羅大佑日前在廣播節目上表態,直言26日登場的大罷免是「賴皮罷免」,要「大破功」才行;對此,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發文,羅大佑曾寫過一首暗諷國民黨「一黨獨裁」的歌,也支持過香港的反送中遊行,表示雖然一個人過去的言論、行徑,不能代表現在的想法,「但他應該闡述這些國民黨籍立委為社會做了哪些貢獻、為什麼不應該被罷免?」
矢板明夫23日在臉書發文,對於羅大佑近日表示「大罷免就是賴罷免、賴皮罷免、要大破功才行」,讓紅藍白媒體如獲至寶,紛紛用「流行音樂教父狠嗆大罷免」、「這才是文藝工作者的風骨」等標題報導此事。
不過,「有些人舉出羅大佑年輕時曾經寫歌暗諷過一黨獨裁的國民黨、幾年前又支持過香港的反送中遊行,就斷言羅是『永遠爭取自由的反對派』。對於這種說法,我個人不敢苟同。」因為一個人過去的言論,並不能代表現在的想法,就像前總統馬英九雖也曾經多次表態支持六四天安門事件被鎮壓的學生,但這並不影響他如今成為共產黨黨魁的座上賓一樣。

▲矢板明夫。(圖/翻攝自矢板明夫臉書)
他認為,「羅大佑當然有權反對大罷免。但他應該闡述這些國民黨籍立委為社會做了哪些貢獻、為什麼不應該被罷免;而不是將大罷免抹黑為『賴皮罷免』。」因為行使罷免權是法律賦予每一個選民的權利,是不容否認的,且國民黨也曾主導罷免陳柏惟立委、桃園市的王浩宇議員,這次也想罷免吳思瑤、吳沛憶等立委,只是沒有完成連署而已,他不禁質疑,難道在羅大佑看來,「這些也是『賴皮罷免」嗎?」
文末,矢板明夫不禁感嘆,近年頻繁穿梭於中台之間的羅大佑,在大罷免投票前幾天的關鍵時刻,突然表態反對罷免、引起關注,「可能是受到了中國當局的某種指示。只要想掙人民幣,就必須先當統戰樣板——這是這幾年在對岸淘金的台灣人難以逃脫的宿命。在中共當局看來,羅大佑或許就是「會唱歌的館長」,必要時就要讓他出來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