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立委罷免案以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皆未通過,學者認為,可預測未來政局將更形艱困,行政立法恐持續對撞,面對美國關稅壓力與國際局勢,執政黨除要更謹慎應對,適度的朝野和解還是有必要,並提出共同合作方案。

▲法律學者提出,行政立法持續對撞,若要解決憲政僵局,成本最低的情況就是憲法法庭硬起來,宣告新版憲法訴訟法違憲。(圖/資料照)
24位國民黨立委以及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不通過,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表示,24位立委如同拿到「無敵星星」,未來再對抗政府與執政黨時會更有底氣與態勢,且可能會訴求獲得選民認同其行為,執政黨在應對時需要更加謹慎,也要避免議題被過度操作。
王宏仁說明,未來國民黨與民眾黨應會以立委席次優勢,形塑朝野對決,對民進黨而言,適度的朝野和解還是有必要。民眾通常不會細究法案在立院是受到杯葛、還是其他原因而導致未能三讀通過,多只會歸咎於執政黨未與在野黨溝通協調,且面對美國關稅壓力與國際局勢,民進黨勢必須對在野黨釋放善意,提出共同合作方案。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兼任副教授陳文甲指出,民進黨無法翻轉立院劣勢,使得重大政策如國防預算與國會改革難以推動,朝野需重新建立協商機制,而國民黨與民眾黨在罷免案中展現策略協作,有望延續至未來選舉與法案攻防,形成制衡民進黨的重要力量。
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學系教授張嘉尹認為,可預測未來政局將更形艱困,行政立法持續對撞,若要解決憲政僵局,成本最低情況就是憲法法庭硬起來,宣告新版憲法訴訟法違憲,但目前民氣難測,須看大法官是否有勇氣認知他們對台灣民主的責任。
中央社透過YouTube平台推出選舉直播節目,邀請文化大學教授曲兆祥、東海大學教授邱師儀解讀開票結果背後的政治脈動。
曲兆祥表示,對民進黨來說,朝小野大是一個現實,因此他不斷呼籲總統賴清德要跟在野黨協商,當賴總統誠懇地找反對黨協商,相信中間選民會看在眼裡。
曲兆祥重申,執政當局要出面做社會彌合、重新團結的工作,因為每選舉一次,社會就會撕裂一次,這對整體國家意識的形成沒有幫助。
邱師儀認為,這次的結果對民進黨政府來說是很大的重擊,現在需要社會有一個重新的對話,藍白要哀矜而勿喜。
這一波罷免投票結束後,8月23日還有7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投票。邱師儀指出,這次的結果,罷團一定會受到影響、氣餒,而且第一波都沒有罷免成功的狀況下,第二波會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