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顧立雄行程也遭取消 !台恐淪談判籌碼 專家:美正養大中國胃口

編譯莊佳芳/綜合報導

川普拒絕賴清德過境美國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不只如此,《華盛頓郵報》揭露國防部長顧立雄原定6月與五角大廈高層的會談也臨時喊卡,引發外界對美台關係的疑慮。華郵分析,此舉或與川習會有關,美國此刻選擇對中讓步,包括取消晶片禁令及降溫對台接觸,被視為為換取經濟與外交利益的談判籌碼。此舉引發國安專家憂慮,擔心美國正將關鍵技術與台灣安全議題讓渡給中國。

美國拒絕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的消息,在29日經《金融時報》報導後,引發國際關注,雖然知情人士稱,美國沒有說「絕對」不行,但設下了許多限制,試圖讓賴清德取消停留大城市的計畫,並限制他的公開露面。

賴清德並非今年首位被取消赴美行程的台灣官員,知情人士向《華盛頓郵報》透露,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原定6月要與包含美國國防部次長科爾比(Elbridge Colby)在內的,多位五角大廈官員進行高層會談,但在中國的干預下突然取消,且迄今尚未重新安排會議時間。

中國一直以來宣稱台灣是其領土,並將台灣與美國的任何接觸,都是為挑釁。外界推測,美國一系列對台舉動,是為了促成川習會成真,避免激怒北京當局,但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瑞特納(Ely Ratner)表示,此讓步表示美國對台的態度是可以談判的,這將讓中國「得寸進尺」。

外媒報導,國防部長顧立雄原定6月的赴美行程,也在中國介入下遭取消。(圖/記者高逸帆攝影)

▲外媒報導,國防部長顧立雄原定6月的赴美行程,也在中國介入下遭取消。(圖/記者高逸帆攝影)

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說服下,川普在7月取消對中的晶片禁令,輝達聲稱對中出售的H20晶片並不只不會用於中國軍事武器,反而當中國依賴其技術時,美國會因此受益。此決定引起美國國安專家與兩黨議員的批評,紛紛表示該技術將加強中國的軍事能力。

美國國安專家致信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該舉動是一個「戰略失誤」,將危及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經濟及軍事優勢,使美國在這個決定21世紀全球領導地位的領域,失去與中國競爭的籌碼。

《華盛頓郵報》分析,中國近年來積極在人工智慧和量子運算等新興技術領域上,追求創新與進步,企圖取代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同時中國也將其視為加速軍事現代化,以及搶下全球經濟主導地位的關鍵。

美中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三輪貿易談判,於29日結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川普必須決定是否延長對中的貿易休戰。白宮發言人凱利(Anna Kelly)聲明表示,川普已公開表示希望與中國建立關係,為的就是要推進美國利益、創造產業公平競爭環境,並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

在美國對中國先後進行晶片、自然資源與關稅的制裁後,中國也對美國採取報復性稀土出口管制,隨後雙方就在6月倫敦會談後握手言和,取消對彼此的禁令。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事務專家索博利克表示,當中國找到美國的軟肋,美國是無法承受的。

專家分析,川普現在重點放在將美國企業打入中國市場,而非中國的國安問題。(示意圖/PIXABAY)

▲專家分析,川普現在重點放在將美國企業打入中國市場,而非中國的國安問題。(示意圖/PIXABAY)

前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帕迪拉表示,自美國與中國建立邦交以來,美國一直不願用「放寬對中國的出口限制」來換取其他經濟利益,如改善貿易赤字等,但川普政府卻願意將科技出口管制,這個與國安高度相關的議題放上談判桌,他坦言,「這確實令人擔憂」。

索博利克直言,川普現在更關心的是如何將美國企業打入中國市場,將美國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有關於中國的國安問題。這樣的策略也讓各界擔憂,台灣議題將淪為美中貿易角力的談判籌碼。

對於川習會的猜測,川普29日在自家社群平台「真相社交」發文稱,他並非「尋求」川習會,而是要習近平「邀請」才會出席,否則他沒興趣。

 

川普強調並非尋求川習會,而是等待「受邀」。(圖/翻攝自TruthSocial @realDonaldTrump)

▲川普強調並非尋求川習會,而是等待「受邀」。(圖/翻攝自TruthSocial @realDonaldTrump)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