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沈玉琳近期受訪時,面色顯得蠟黃。(圖/翻攝youtube-T爆事件頻道)
主持人沈玉琳29日驚傳急送三總急診室,原因疑似猛爆性肝炎引發嚴重併發症,有消息指出,三總醫療團隊也在了解沈玉琳的胰臟有無異常,因為他最近出現的多種徵象,包括暴瘦、黃疸等,均類似胰臟癌。消化系醫師莊世杰表示,胰臟癌患者若有症狀時大多已是中晚期,症狀包括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黃疸、腹痛等。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權威人士指出,沈玉琳的治療團隊以血液腫瘤科為主,顯示沈玉琳可能有癌症問題,因暴瘦、膚色蠟黃等症狀與胰臟癌類似,不排除有胰臟方面的疾病。
胰臟癌5症狀:全身無力、暴瘦、食慾差、腹痛、黃疸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系醫師莊世杰,在該院官網表示,胰臟癌是從胰臟細胞產生出來的惡性腫瘤,超過90%的胰臟癌為腺癌,另有少部分為神經內分泌細胞癌。男性罹患的比率是女性的1.3倍。有家族史、非O型血型、慢性胰臟炎或糖尿病患者,及肥胖、抽菸史的人,是胰臟癌的高危險群。
他表示,胰臟癌常被稱為「癌王」,因為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有症狀時大多已是中晚期。一般而言,確診胰臟癌時,患者常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黃疸,「而黃疸是因為胰臟頭部腫瘤壓迫到總膽管,造成膽汁淤積所導致。」嚴重的總膽管阻塞甚至會造成灰白色的糞便。
胰臟癌預後差 第一期存活最多2年、第4期僅4個月
胰臟癌預後差,被稱為「癌王」,曾被稱為發生率等於死亡率。莊世杰表示,胰臟癌即使是第一期,存活中位數也只有20~24個月、第2期15~17個月、第3期是10個月、第4期僅有4個月。
至於治療方式,他表示,僅15~20%的胰臟癌患者在發現時仍有機會完整切除,手術也極為複雜。若患者無法開刀,則有化療、放療及標靶藥物可嘗試。但目前資料顯示,整體療效不盡理想。
莊世杰表示,胰臟癌的整體預後不佳,所以是否能早期發現就成了最重要的關鍵。高危險群的患者應定期做健康檢查,若已出現症狀,務必要及早就醫,以提高整體的治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