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前總統蔡英文出席《PROTOTYPE:民主先生2.0 數位李登輝特展》開幕典禮。(圖/記者劉秀敏攝影)
726大罷免大挫敗,民進黨內外響起一片檢討聲浪,前總統蔡英文今(30)日出席《PROTOTYPE:民主先生2.0 數位李登輝特展》開幕典禮時表示,台灣的民主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在這條民主路上,有時候會遇到挫折與失望,但必須相信,每一次人民參與的民主行動,都是推動台灣民主前進的一大步,「我要再次謝謝這段期間,在街頭上努力的志工,以及所有特地飛回台灣投票的朋友。無論如何,我們都一起上了一堂最實用的公民課。」
資策會數轉院攜手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共同推出《PROTOTYPE:民主先生2.0 數位李登輝特展》,展覽於今日在國立台灣圖書館正式開幕,邀請前總統蔡英文、前副總統陳建仁、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教育部長鄭英耀以及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共同出席開幕典禮。
蔡英文致詞時,首先分享自己與李登輝過去的互動,1990年末期,當時她還是學者與國安會諮詢委員,對政治並不熟悉,「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挑一個政治素人坐下來跟他一對一的聊天。」但李登輝很樂於分享,人生經歷豐富的他會用國、台、日、英四種語言穿插分享嚴肅話題,雖然自己多數都沒聽懂,但仍可以感受到他想表達的內容。現在的年輕人比較幸運,有AI的幫忙,現在李登輝說的每句話,應該都能聽得懂。
蔡英文表示,謝謝李安妮她來參加數位李登輝特展的開幕儀式,這個工程花了很多時間,讓這個世代的台灣人可以更接近李登輝,知道他的想法、對台灣過去的貢獻,以及他對台灣的未來有何期許。這不只是一場結合科技與歷史的展覽,更是在AI浪潮下,重要的民主記憶工程。
蔡英文指出,這次的展覽,透過生成式AI與情感模擬技術,讓「民主先生」可以跨越時空,和我們這一代人互動,共同思考台灣民主的未來。李登輝曾以堅定的信念與智慧,帶領台灣完成民主轉型。從威權走向自由、從萬年國會走向國會民主化,讓台灣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蔡英文表示,她相信,展覽開始後,大家ㄧ定有很多問題,想問「數位李登輝」,聽聽他的回答。而他回答的內容,是以李登輝過往的思想與資料為基礎,推論他的選擇與價值,而模擬出的答案。這些答案,或許能夠給我們啟發,也讓我們思考,如何因應這個時代的挑戰。
蔡英文提到,每個時代的台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挑戰。在李登輝的年代,有野百合學運,捲起推翻威權的巨浪;也有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舉行台灣第一次總統民選等改革,為台灣的民主政治翻開新頁。而我們這一代,面對的則是如何透過擴大公民參與,讓人民的聲音,成為民主最關鍵的一部分,進而深化、精進民主制度,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
蔡英文強調,台灣在民主的路上,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在諸多的挑戰中,凝聚團結的力量,才一步一步地開闢出來。在這條民主路上,有時候會遇到挫折與失望,但必須相信,每一次人民參與的民主行動,都是推動台灣民主前進的一大步,「我要再次謝謝這段期間,在街頭上努力的志工,以及所有特地飛回台灣投票的朋友。無論如何,我們都一起上了一堂最實用的公民課。」這也證明了,台灣的民主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深深扎根於人民的日常與選擇之中。
蔡英文表示,如果在實踐民主的過程中,大家有一些疑問、焦慮或者懷疑,或許可以試著和今天這位「民主先生2.0」分享,一起思考公民參與的意義,也一起探索自己對於台灣民主的貢獻。
蔡英文說,她也希望藉由這個展覽,能讓大家重新回想起李登輝曾經說過,推動民主化是長期的工程,相信世世代代的台灣人,都會繼續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團結一心、並肩同行。「讓我們走進展覽,也走進台灣民主的過去與未來,重新聚集勇氣,共同面對台灣下一個階段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