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怎能不愛車】美國開徵20%關稅 汽車產業面臨硬仗!貨物稅成爭取重點

記者鍾釗榛/綜合報導

美國公布對台「暫時性關稅20%」,台灣汽車產業面臨沉重打擊。(圖/記者鍾釗榛攝影)

▲美國公布對台「暫時性關稅20%」,台灣汽車產業面臨沉重打擊。(圖/記者鍾釗榛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出招,將台灣、越南、印度等國列入20%對等關稅國,雖然比4月喊出的32%還低,但對台灣以美國為最大出口市場的汽車零件業來說,這可是貨真價實的沉重打擊。

零件出口美國佔一半

別看台灣汽車出口小、影響不大,汽車零件可就不一樣了!光是2024年產值就高達2,946億元,出口額就有1,575億元,美國市場更吃下了796億元,佔比超過一半,堪稱壓力山大。

加20%成本怎麼拚?

台灣汽車零件以車燈、電裝品、輪胎與碰撞件為主,本來利潤就不高,現在硬生生多加20%關稅,等同削弱價格競爭力。在講求成本效益的市場裡,直接痛擊訂單數量。

汽車零組件不只關乎國產車,也肩負外銷重任。(圖/記者鍾釗榛攝影)

▲汽車零組件不只關乎國產車,也肩負外銷重任。(圖/記者鍾釗榛攝影)

本土車廠也緊張

更讓人頭大的是,若台灣為了換更好條件而降關稅或貨物稅,恐怕會讓進口車價格跳水,本土國產車優勢就此消失。國內車廠擔心外來品牌趁勢壓價,恐掀起新一波價格戰。

降稅+延長汰舊換新補助

業界已提出訴求,包括對國內無自產的零組件(像是引擎、變速箱)進口降稅到零,以及針對汽車貨物稅採「定額調降」方案。同時也希望延長原本到2026年1月的「汰舊換新5萬元減稅」,甚至加碼為全面適用的「振興補助5萬元」。

台灣進口關稅除了整車項目,關鍵零附件能否調整稅率以及貨物稅成為台灣車廠爭取重點。(圖/記者鍾釗榛攝影)

▲台灣進口關稅除了整車項目,關鍵零附件能否調整稅率以及貨物稅成為台灣車廠爭取重點。(圖/記者鍾釗榛攝影)

電動車補助準備上線

面對產業壓力,經濟部也出面喊話,表示未來將鎖定電動車等新興市場,提供車廠研發補助,尤其在電池、電控與車用電子等關鍵技術上,將協助打開國際市場新局。

#美中貿易戰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