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台美雙方持續進行對等關稅談判,台灣關稅自今年4月的32%降至8月的20%,府院定調此為「暫時性稅率」。有知情官員透露,政府希望藉由未來4年內將美國牛肉與大宗穀物採購總額從原先的80億美元擴大至100億美元,爭取將關稅進一步降至15%以下。
《聯合報》報導指出,此次擴大採購計畫預計由農業部長陳駿季親自率團赴美,時程原定6月,因美方行程無法配合延至9月中旬。不過農業部澄清,採購團是由外交部籌組,細節應由外交部說明,對於是否由部長親自率團也不予評論。
知情人士指出,台灣最終的關稅稅率有機會與日、韓相近甚至更低,但目前談判內容高度保密。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呼籲政府適時公開進度,透過國內多元聲音與政黨反彈對外施壓,有助於避免在談判中做出極端讓步。
目前美國在台灣每年稻米進口零關稅配額中佔6萬多噸,超出部分須繳每公斤45元的高關稅,台灣堅持維持此制度以保護本土稻作,成為談判中的爭議點之一。農業部回應指出,相關細節尚未定案,仍以「保障農漁民權益、確保產業競爭力、穩定永續發展」三大原則作為談判基礎。
此外,農業部也重申已提出18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包括金融支援、提升產業競爭力與開拓市場等六項措施,後續視情況不排除再投入資源協助農漁畜產業發展。
更多鏡週刊報導
傳放寬美牛換關稅優惠? 食藥署避談細節:讓前線長官無後顧之憂
支持巴勒斯坦惹怒川普! 加拿大遭美國「懲罰性關稅」加至35%
關稅還在談「20%是暫時的」! 美官員曝:台灣提案受歡迎「接近達成最終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