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川普宣布台灣稅率為20%,台灣主力輸美商品關稅,其實並不直接受到對等關稅影響,後續仍有談判空間。(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的最新行政命令,公布對各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稅率,其中台灣稅率為20%,比起日韓的15%還要高,引發市場譁然。對此國泰投信表示,台灣主力輸美商品關稅其實並不直接受到對等關稅影響,後續仍有談判空間。
國泰投信產品研究發展部協理楊正豪表示,公布的稅率只是四月時公布的對等關稅稅率的更新,並不適用在關稅豁免清單(Annex II)以及新增豁免項目的總統備忘錄,且適用於現行20%稅率的商品,僅占台灣對美輸出商品總體的25.2%,其餘半導體、伺服器、藥品原料、關鍵零組件、礦產與化工材料等主力輸美商品,在232條款調查完畢後,方能得知實際徵收稅率,目前,仍按照現行稅率出口,受到對等關稅衝擊影響較小。
根據總統府發言顯示,仍隱含台美後續有對話可能,楊正豪補充,磋商可朝三大面向展開談判,包括加大對美半導體投資力度,雖然美國可能對半導體加徵特定產業關稅,但仍有機會爭取給予一定的免稅通道,或投資移轉的時間。第二,可參考歐盟、英國、日本、印尼等國家協談,朝向增加美國軍售與能源物資採購。第三,根據行政院統計,台灣對美平均關稅為6.5%,可從調降至趨於0%進行協談,其中由於活體動植物產品、調製食品以及運輸工具的關稅較高,約坐落在9%-17%之間,應調整為重點協議目標,而根據行政院最新消息,農業補貼金額已提高至新台幣930億元。
目前,美國已展開對半導體以及藥品進行232條款調查,該條規定旨在認定特定產品之進口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由於半導體關稅並不只針對半導體產品,更包括半導體製造設備(SME)及任何內含上述半導體或設備的終端產品,例如電子裝置、智慧型手機、資料中心設備等。也代表232條款上路後,台灣能憑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優勢為籌碼,有望爭取到優於如韓國、歐盟等國半導體關稅的最惠國條款。
台灣自中美貿易戰後已逐步將半導體、AI伺服器等關鍵生產線擴散至美、墨、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除降低對等關稅的風險,也可更接近主要市場,強化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關鍵地位。目前,AI伺服器市場需求依舊強勁,預估2025年全球AI伺服器市場價值將達到3,000億美元,年增46.1%,AI伺服器的出貨量預估將維持雙位數成長,台廠伺服器供應商營收將持續受惠AI浪潮之下。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