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受西南氣流與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中南部近期連日豪雨致災。台灣基進台南市黨部主委吳依潔說,為什麼台南人會這麼生氣?因為太多媒體或是網軍,用錯誤的資訊在擴散台南近期淹水的狀況。比起用這種「治水經費丟到水裡」的「情緒式發言」當標題來吸取流量,我們更需要媒體傳達正確資訊給民眾。

▲吳依潔也貼出一張中央氣象署的圖片,來理解這幾天台南的降雨狀況是有多「強勢」!
吳依潔也貼出一張中央氣象署的圖片,來理解這幾天台南的降雨狀況是有多「強勢」!即使是治水高標準Q200的台北,也可能無法快速排洪,會有間歇性淹水情況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雨勢實在太強了。
不過從這幾次的經驗我們也可以看出台南未來仍需要持續在「承洪韌性」上加強。
吳依潔認為,政府絕對不能「單把重點」放在「投入更多經費在治水工程」而已,從幾次台南的狀況也了解到:我們不可能做了做了治水工程就萬無一失,在極端氣候的狀況下,未來一定會有更大的機會遇到像是這幾次強降雨或是颱風的狀況。
我們反而更需要建立起家戶與社區耐淹韌性措施,加強「非工程」(nonstructural)的韌性系統,例如:政府需要讓民眾了解到淹水是自然現象,不要妖魔化淹水,也要協助民眾建立更強韌的「容許規劃區域」被淹心態與認知,並將這樣的設計規劃入國土計劃當中,未來在做都市計畫時也把這樣概念融入。如此才能讓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降到最低。
吳依潔強調,比起非理性的網路發言或是吵架,我們需要的是更加完善、全面的公民討論。未來也會持續跟大家討論「極端氣候下的城市治水議題」。

▲吳依潔認為,台南未來仍需要持續在「承洪韌性」上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