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俄烏戰爭持續之際,俄軍基層士兵面臨愛滋病毒的潛在威脅與資源短缺雙重夾擊。(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俄羅斯自2022年發動全面侵略烏克蘭以來,俄軍部隊內部出現愛滋病毒(HIV)感染潮,疫情迅速惡化。統計顯示,2022年第一季起,軍中新增HIV病例為戰前的5倍,至年底增至13倍,2024年初則達20倍高峰,造成軍中感染激增的因素包括:野戰醫療中的輸血與共用針具、性接觸與毒品注射行為等。
根據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與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俄羅斯—歐亞計畫的分析,並援引俄羅斯國防部數據指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軍HIV感染率暴增達2000%。儘管軍方仍規定HIV陽性者不得服役,但報導指出,許多士兵為逃避徵召甚至偽造陽性證明,但在戰場上,相關規定形同虛設,基層指揮官為彌補人力缺口,往往拒絕讓士兵撤離。
報導指出,在壕溝與前線環境下,藥物供應中斷、重複針具與臨時輸血更成防治破口,部分士兵即便確診亦難持續服藥,導致抗藥性病毒傳播。傳統傳染途徑如不安全性行為與毒品注射,在前線環境中持續發生。高壓心理與獲取物資的混亂,進一步升高相關行為風險。專家警告,HIV疫情的蔓延恐將在未來數十年對俄羅斯造成深遠的勞動人口與經濟損失,甚至可能超越戰爭本身的代價。
俄國早在戰前即為全球HIV感染率最高國家之一,自2016年起感染者即突破百萬,占總人口近1%,在勞動年齡人口中比例更達1.5至2%,這還不包括未檢測者。即使當時疫情尚可控管,但因政治意志薄弱,未有效投入醫療預算與國際通用預防手段,而長期依賴過時的「家庭道德」論述,導致局勢惡化。
此外,俄羅斯已有14個俄地區孕婦HIV陽性率突破1%,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全面流行」標準。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統計,自2022年起俄羅斯位居全球新增病例前五,占比達3.9%,僅次於南非、莫三比克、奈及利亞與印度。全球愛滋防疫整體表現已見明顯成效,尤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2010年代新發病例下降20%,死亡率下降近40%,而俄國卻仍禁止藥癮替代療法如美沙酮,也未實施學校性教育,錯失重要防線,成為歐洲唯一疫情反升國家。

▲壓力、恐懼與資源短缺使前線士兵暴露於高風險行為,愛滋病毒於俄羅斯軍中蔓延速度驚人。(圖/翻攝自X @nexta_tv)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