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指出,惠頓文中提到的諸多狀況與事實不符。(圖/翻攝自邱志偉臉書)
針對前美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近日撰文稱「台灣失去川普」等語,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認為,文中談到的諸多狀況與事實不符,必須加以澄清,否則對台美關係恐有不利影響;邱志偉同時指出,台積電赴美投資獲川普總統於白宮親自接見,台灣也未遭川普點名祭出高關稅,均可顯現台灣仍持續與川普政府有良好互動,不宜解讀為台灣正在失去川普。
邱志偉表示,首先應該澄清,該文作者Christian Whiton並非親中反台人士,他曾在2019年撰文提醒美國政府應該強化台美關係,並強調美國應將台灣視為資產,並改善對台關係,強化美國對台灣的軍事承諾等。換言之,該文作者是挺台抗中的信仰者,親中人士不必見獵心喜。
邱志偉認為,過去幾年,美國內部確實經歷了政治社會各層面的劇烈拉扯,即便MAGA內部也有對立,這和台灣的統獨之爭不同。但是,台灣面對不同陣營的互動,長期都相當努力,或許本文提醒的是過去經營有疏漏,不過不能以此解讀為台灣政府有單押某陣營的情況,這必然與事實不符,必須加以澄清。
邱志偉舉例,台灣駐美代表俞大㵢才在上個月接受前白宮首席策略長班農的Podcast節目「戰情室」的專訪,而班農直到今日仍被川普視為重要朋友,在川普決定轟炸伊朗前,才和班農用餐。雖然在介入中東戰事意見上,班農與川普的意見不同調,但從川普做重大決策前的行程來看,仍可顯示兩人交情。台灣駐美代表接受班農的專訪,可證明台灣並未偏離與川普朋友圈的互動。
邱志偉指出,該文對台灣副總統有許多批判,令人感到遺憾。副總統蕭美琴在擔任駐美代表期間,剛好是民主黨執政,自然必須加強與民主黨的互動,但在川普總統第一任期間,台美關係依然穩健,不過當時蕭美琴仍是花蓮縣立委,以此論斷單押政黨並不盡合理。邱志偉補充,在小布希總統執政期間,蕭美琴也是當時台灣對美工作小組成員,多次代表時任總統陳水扁赴美溝通,與共和黨多位政要都有良好互動。
最後,邱志偉指出,該文提到半導體的部分,其實也與台灣的半導體發展史不符。以台積電為例,台灣在半導體製造能夠領先,是因為長年不斷的技術自主研發下,在2018年七奈米製程才首度領先,非該文所指的1990年代。台灣政府多次澄清「沒有偷走半導體技術」的主因是,台灣並不是靠偷竊領先,而是多年自主研發的成果,這和中國靠逆向工程與抄襲的做法不同。
邱志偉認為,該文作者並非親中反台人士,但內文確實有諸多地方與事實不符,並須加以澄清說明。但這或許也是一個契機,提醒台灣政府必須更努力與美方各界溝通,避免中國或親中人士未來有見縫插針、挑撥台美關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