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70歲男膽囊炎「做錯1事」!1個月後險敗血症亡 醫示警:病程快速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膽結石恐致敗血症!消化內科醫師張智翔提醒,40歲以上、肥胖、愛吃油者等高危族群,出現腹痛、黃疸應提高警覺。(圖/PIXABAY)

▲膽結石恐致敗血症!消化內科醫師張智翔提醒,40歲以上、肥胖、愛吃油者等高危族群,出現腹痛、黃疸應提高警覺。(圖/PIXABAY)

別輕忽膽結石。消化內科醫師張智翔表示,一名70歲男子因急性膽囊炎就醫,未料1個月後病情惡化,才發現是膽結石導致膽管阻塞,進而引發肝囊腫受到細菌感染,變成肝膿瘍,險因敗血症送命。膽結石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層,40歲以上、高脂飲食者、女性、有生育經驗、肥胖者,都是高風險族群。

張智翔在萬芳醫院臉書粉專指出,一名70歲男子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有一天因右上腹痛、發燒而就醫,確診為急性膽囊炎,經治療後狀況改善,懷疑膽管可能已阻塞,建議儘早處理膽結石,但病人與家屬考量其身體狀況較虛弱,且病情略為緩解,決定先不手術,並採保守治療。

未料1個月後,患者病情惡化,除了出現腹痛外,還出現皮膚與眼白明顯變黃、尿色加深、高燒及畏寒,甚至神智不清、嗜睡等情形。檢查發現是膽結石造成膽管阻塞,引發肝囊腫(俗稱肝水泡)受到細菌感染,變成肝膿瘍,險些因敗血症送命。

張智翔解釋,當膽結石堵住膽管時,膽汁會倒流或排不出,腸道的細菌可能逆流跑進肝臟,造成感染。假若肝臟裡本來有水泡,恐變成細菌的藏身處,進而演變成嚴重的二度感染性肝膿瘍,而且病程發展快速,一不小心就會引發敗血症,甚至是命危。

張智翔提醒,膽結石起初可能完全沒感覺,發現後若未處理,嚴重可能演變成膽囊炎、膽管阻塞、肝膿瘍或敗血症,因此一旦出現右上腹痛、發燒、黃疸、尿色變深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另外,膽結石並非老年人專利,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尤其40歲以上、女性、有生育經驗、愛吃油炸或重口味的高脂飲食習慣者、肥胖者,風險會特別高。

#祝你健康

【#直播中LIVE】2025大稻埕夏日節「萬紫埕紅」煙火秀華麗登場 動力火車等人氣歌手接力開唱!
大數據推薦
【J4葛瑞絲滑上車】你看的真相不是真相?揭開社群操縱的秘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