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沈玉琳驚傳罹患血癌!血癌是怎麼來的?有望治癒嗎?醫生這樣說

娛樂中心/唐家興報導

沈玉琳驚傳罹患血癌,粉絲們擔心不已!(圖/資料照)

▲沈玉琳驚傳罹患血癌,粉絲們擔心不已!(圖/資料照)

57歲藝人沈玉琳日前傳出疑似猛爆性肝炎緊急住進三軍總醫院,外界關切其病情,他與團隊始終沒有說明,今(6)日他親自證實罹患血癌,表示要持續配合治療,接下來可能會暫時無法與大家見面。

近年來,多位名人包括貴婦百貨董娘、郭台銘之弟與藝人高凌風皆因血癌離世,如今沈玉琳也證實罹患血癌,使得這種癌症再次受到社會關注。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說明,血癌不僅發生率逐年上升,其死亡率也已進入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列。與其他癌症不同的是,血癌來得毫無預警,沒有腫瘤可切除、也無早晚期之分,一旦發病,常來勢洶洶。但值得注意的是,血癌並非絕症,若能及早診斷、積極治療,依然有康復機會。

認識血癌:不是只有「白血病」

血癌泛指影響血液與骨髓的惡性疾病,最常見為白血病(Leukemia)。依進程分為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依細胞型態又可分為骨髓性與淋巴性,例如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L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C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與CLL(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

血癌成因複雜,多數與基因、環境有關

目前醫界對血癌的致病機制尚無定論,但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基因異常(如唐氏症)

* 長期暴露在放射線下(如核災區)

* 特定病毒感染(如HTLV-I)

* 接觸有害化學物(如有機苯的接觸)

* 個人體質或癌基因表現異常

血癌症狀不明顯,最初常以「全身倦怠」現身

急性血癌通常突然發病,可能出現高燒、出血、虛弱、感染反覆等狀況;慢性血癌則可能潛伏多年,初期無明顯症狀,僅在定期健康檢查中發現異常。最常見早期徵兆為:

* 臉色蒼白、體力下降

* 淋巴腺或脾臟腫大

* 白血球異常升高或減少

* 反覆感染、出血傾向

血癌如何診斷?抽血不夠,骨髓檢查是關鍵

確診血癌需經過以下檢查流程:

1. 血液檢查:檢視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是否異常。

2. 骨髓抽吸與切片:針對骨髓內的血球生產情形進行深入分析。

3. 特殊染色與分類檢測:進一步確定血癌的類型與治療方向。

骨髓檢查就像檢查一間「造血工廠」的產線,能明確找出問題根源。

血癌治療方式多元,重點是「早期積極介入」

治療方式依血癌種類與病人狀況而定,常見方法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放射線治療、支持性療法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為例,兒童治癒率高達70%,而成人則常需骨髓移植輔助。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中,特定亞型對ATRA藥物反應佳,若配合化療可大幅提高生存機率。慢性白血病患者若年輕、有適合骨髓捐贈者,可考慮骨髓移植;年長者則以口服藥或干擾素控制病情為主。

血癌追蹤與預後:持續觀察至關重要

接受治療後,患者仍需定期回診追蹤血液數據。若兩至三年內無復發,則復發風險大幅降低。接受骨髓移植者須服用抗排斥藥並避免感染風險,防止免疫系統攻擊自身器官。

認識血癌,才能戰勝它

雖然血癌的症狀隱匿、發病迅速,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治療手段已愈加完善。提早認識病徵、把握黃金治療期,才有機會逆轉病情、迎向健康未來。

#沈玉琳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