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健檢無紅字仍中招!醫揭「隱形血管危機」 恐突發心梗、中風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血壓、膽固醇正常,也要護血管!基因醫師張家銘建議,規律運動、少吃高糖高油與加工紅肉,有助於防血栓、降發炎。(圖/PIXABAY)

▲血壓、膽固醇正常,也要護血管!基因醫師張家銘建議,規律運動、少吃高糖高油與加工紅肉,有助於防血栓、降發炎。(圖/PIXABAY)

即使血壓不高、膽固醇正常,仍要保養心血管。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血管內皮細胞就像血管的「皮膚」,健康時血流滑順、發炎少,罹患高血壓、中風、心肌梗塞風險低。建議平時規律運動、少吃高糖高油食物與加工紅肉、紓解壓力、培養良好睡眠,有助於防止血栓、降發炎、抗老化。

張家銘在臉書粉專指出,血管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s)健康時,血流滑順,發炎少,但當出現內皮功能障礙,沒有感覺,卻非常危險,它會讓血管失去保護力,白血球亂竄、血小板亂黏、發炎因子湧進血管壁,久了恐演變成高血壓、動脈硬化、中風、心肌梗塞。很多人健檢報告的指數看似正常,但血管內皮可能早已「崩潰」,只是沒有注意。

張家銘提醒,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只瘦身燃脂,還能喚醒血管內皮的修復力,例如快走、深蹲、爬樓梯,當血液流動加快,會刺激內皮細胞釋放出一種叫「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物質,不但放寬血管,也能預防血小板亂黏、防止血栓、降發炎、抗老化。

飲食也很重要,高糖、高油、加工紅肉、炸物、含糖飲料,會讓內皮發炎、一氧化氮變少、血流變慢、血壓上升。表面看起來還好,但它們在裡面慢慢啃蝕血管的彈性。建議平時多攝取「深綠色蔬菜(例如菠菜、芝麻葉)」、「含多酚的食物(例如藍莓、葡萄、黑巧克力)」、「富含Omega-3的食物(橄欖油、堅果、深海魚)」,有助於抗發炎、「豆製品、全穀類」,穩定血糖又顧血管。

另外,長期壓力會讓交感神經過度活躍,皮質醇升高,一氧化氮被抑制,內皮細胞功能下降,血壓升高、發炎變多,進而增加心血管風險。而「睡好覺」不只情緒穩定,也是血管每天修復最關鍵的時段。平時應適時紓解壓力,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

#祝你健康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蕭美琴出席『共築亞洲新局』論壇開幕式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