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領導人,在美國總統川普(中)斡旋下簽和平協議。(圖/翻攝X@WhiteHouse)
結束35年衝突 美國打破俄勢力範圍
美東時間8日,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與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簽署由美國斡旋的和平協議,結束自1980年代末以來的長期敵對關係。據《CNBC》報導,這項協議有望促進兩國經濟合作,並使美國取得橫跨南高加索地區的戰略性過境走廊專屬開發權,觸動俄羅斯長期視為勢力範圍的敏感神經。
川普在簽署儀式上稱,兩國承諾停止交戰、建立外交關係、尊重領土完整,形容這是「35年來的和解」。該過境走廊被命名為「國際和平與繁榮的川普路線」(Trump Route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Prosperity),白宮表示這將提升能源與資源出口能力。目前已有9家公司表達投資意願,其中包含3家美企。

▲這項協議使美國取得橫跨南高加索地區的戰略性過境走廊專屬開發權。(圖/翻攝X@WhiteHouse)
從納卡戰火到經濟合作的轉折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爭議是兩國長期衝突核心。該地區在亞美尼亞支持下脫離亞塞拜然,2023年被亞塞拜然重新掌控,導致近10萬亞美尼亞族居民撤離。和平協議將成為兩國關係正常化基礎,白宮官員形容這是冷戰後首度終結俄羅斯邊緣地區的「凍結衝突」,對整個地緣格局釋放強烈訊號。
美國並與兩國簽訂能源、貿易及人工智慧等科技合作協議,並解除與亞塞拜然的國防合作限制。川普政府強調,此舉將改變南高加索的戰略版圖,使其成為連結俄羅斯、歐洲、土耳其與伊朗的能源樞紐。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過境走廊被命名為「國際和平與繁榮的川普路線」。(圖/翻攝X@theinformant_x)
國際反應與人權呼聲
非營利組織「Freedom Now」呼籲川普利用與阿利耶夫會晤契機,推動釋放約375名在亞塞拜然被拘禁的政治犯。兩國領導人則讚揚川普的斡旋功績,並表示將提名他競逐諾貝爾和平獎。
川普在第二任期初期積極塑造「和平締造者」形象,除此次協議外,還促成柬埔寨與泰國停火、斡旋盧安達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巴基斯坦與印度達成和平共識。然而,他仍未兌現終結俄烏戰爭及阻止以色列在加薩的軍事行動等重大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