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不進是你軟」教團批《中學性教育手冊》戲謔逼下架 教育部回應了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教育團體痛批教育部推廣的《中學全面性教育教學指引手冊》內容偏頗,恐導致隱私外洩、校安或性平事件通報暴增,並與國際間強調正向性與生殖健康的精神背道而馳。(示意圖/資料照)
教育團體痛批教育部推廣的《中學全面性教育教學指引手冊》內容偏頗,恐導致隱私外洩、校安或性平事件通報暴增,並與國際間強調正向性與生殖健康的精神背道而馳。(示意圖/資料照)

全國中小學將於9月1日開學,但教育團體今(19 日)痛批教育部推廣的《中學全面性教育教學指引手冊》內容偏頗,甚至出現「可不可以放進去一下下就好」、「滴不進是你軟,滴在外是你短」等性暗示句子,質疑教材設計失當,呼籲教育部立即中止推廣。對此,教育部則發布聲明澄清,強調推動全面性教育(CSE)的宗旨是保障青少年健康與權益。手冊並非要求學生自我揭露,而是以新聞案例、生活情境引導思考,教師須引導辨識並非鼓勵自曝隱私,另也提供研習資源強化教師知能。

教育團體今日上午開記者會強調,真正的性教育應回到「自我悅納」與「尊重他人」的核心,協助學生具備風險覺察、拒絕技巧,以及延後發生性行為的能力,而非透過戲謔語言與不具教育價值的設計「大膽談性」。他們檢視手冊共有十大缺失,一旦手冊進入校園,恐導致隱私外洩、校安或性平事件通報暴增,並與國際間強調正向性與生殖健康的精神背道而馳。

對此,教育部稍早回應,推動全面性教育(CSE)的宗旨是保障青少年健康與權益。手冊並非要求學生自我揭露,而是以新聞案例、生活情境引導思考,教師須引導辨識並非鼓勵自曝隱私,另也提供研習資源強化教師知能。對於外界批評課程鼓勵情慾探索,教育部回應指引同時重視風險管理,例如保險套正確使用、法律責任討論及意願表達與溝通單元。

至於教材中引用的性暗示語句,教育部解釋,手冊係依 UNESCO《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設計,引用學生日常可能接觸的資訊,目的是培養辨識能力,教師需依學習狀況選材,避免誤用。影片僅作為引發動機的輔助,非唯一教材,手冊亦搭配衛福部統計及跨領域教學,以確保科學基礎。

教育部指出,性教育課程不適合僅以分數檢驗,而是鼓勵多元、適性的評量方式,由教師依主題與年齡設計。(示意圖/資料照)
教育部指出,性教育課程不適合僅以分數檢驗,而是鼓勵多元、適性的評量方式,由教師依主題與年齡設計。(示意圖/資料照)

教育部指出,性教育課程不適合僅以分數檢驗,而是鼓勵多元、適性的評量方式,由教師依主題與年齡設計。手冊並未與課綱脫節,而是依據國際綱要並融入十二年國教精神,強調結合生活實踐,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針對「忽視風險覺察與拒絕技巧」的批評,教育部表示,指引第六至九單元均涵蓋相關內容,透過討論與互動,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知識與能力。國際研究也證明,全面性教育不會使青少年提前發生性行為,反能降低性病與非預期懷孕的風險。

教育部表示,感謝各界支持全面性教育,並承諾將持續以 CSE 八大核心概念為架構,廣納師生、家長與社會意見,依照校園實務與在地需求滾動修正教材,同時加強教師培訓,確保尊重隱私與專業守則,共同營造尊重、多元、友善且安全的校園環境。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0、113

拒絕性騷擾,請撥打110、113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