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許智超報導
諾魯共和國上週宣布與一家中國公司簽署一項利潤豐厚的商業協議,引發外界關注。(圖/翻攝自臉書)
太平洋島國諾魯共和國(Republic of Nauru)在2024年二度與台灣斷交,轉向中國,卻沒有因此得到經濟援助,甚至一度賣「黃金護照」賺錢。怎料,諾魯上週宣布與一家中國公司簽署一項利潤豐厚的商業協議。對此,澳洲政府19日表示,目前正在調查諾魯此舉是否違反雙方簽署的安全條約。不過,澳媒與太平洋事務分析家卻認為,諾魯可能是被耍了。
根據《法新社》報導,諾魯外交部長安格明(Lionel Aingimea)上週前往北京,宣布與「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公司」簽署一份價值6.5億美元(約新台幣196億元)的經濟發展協議。據諾魯政府發布的聲明,「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公司」同意投資農業及漁業等關鍵產業,還聲稱其公司的「規劃團隊」將於10月來到諾魯,擬定投資「路線圖」。
不過,諾魯政府除了該聲明外,並沒有提供任何資訊。另外,諾魯去年突然與台灣斷交,轉而與北京當局建交,令許多太平洋事務觀察人士感到意外。
澳洲國防工業部長康洛伊(Pat Conroy)表示,目前正在調查這份協議是否符合澳洲與諾魯簽署的安全條約,「尤其是第5條,這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條約,有助於讓我們成為諾魯首選的安全合作夥伴」。
澳洲與諾魯去年12月宣布簽署具里程碑意義的安全條約,根據這項條約,諾魯在簽署有關海事安全、國防和警務等雙邊協議前,須徵得澳洲同意;若有其他國家希望就其港口、機場或銀行業達成協議,諾魯也必須與澳洲協商。作為交換,諾魯每年可獲得數千萬美元的資金,以支撐政府預算並加強警力。
分析家指出,這項計畫「極不可能」為諾魯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因為其經濟規模根本不足以維持這類的投資。(圖/翻攝自臉書)
然而,根據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一位匿名澳洲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關於這項投資計畫的細節為「零」,他們懷疑此事是否會實現,而澳洲國立大學(ANU)太平洋事務分析家史密斯(Graeme Smith)也指出,這項計畫「極不可能」為諾魯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因為其經濟規模根本不足以維持這類的投資。
史密斯認為,在公開文件中完全找不到這家公司存在的紀錄,諾魯很有可能是「被耍了」,此事可能是一場「政治秀」,企圖在下個月國會選舉前給選民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建議坎培拉當局不宜反應過度。
另外,報導也提到,在中國主要商業查詢平台「天眼查」上搜尋「中國鄉村振興發展總公司」,沒有任何結果,該公司沒有官網,也沒有可立即識別的社群媒體帳號,卻有幾家名稱相近的公司,包括「中國鄉村振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鄉村振興發展中心」。前者為一家民營企業,後者則為中國國務院農業農村部所屬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