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北區國稅局查獲民眾虛報房地合一稅裝修費,憑藉關係人公司開立的「不實發票」虛報修繕費用,最終被重罰百萬!(圖/台灣房屋提供)想靠虛報裝修費規避房地合一稅?下場恐怕是「得不償失」。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近日查獲一起誇張案例,一名納稅人出售持有未滿兩年的房地,卻憑藉關係人公司開立的「不實發票」虛報修繕費用,企圖大幅降低應納稅額,結果遭國稅局拆穿,不僅補稅67.5萬元,更被加罰一倍,合計吞下135萬元的稅單,血本無歸。
虛報費用遭拆穿
北區國稅局指出,該名納稅人甲君於113年2月出售房地,申報課稅所得120萬元,原應繳納54萬元稅額。然而經查發現,他報列的150萬元修繕費憑證,竟是由關係人乙君經營、且無任何修繕相關營業項目的公司開立。實際勘驗後,更查出該房屋並未進行任何裝修,買方看屋時設備與現況全無更新。
專家提醒報稅勿心存僥倖,不實憑證恐讓投資報酬瞬間蒸發。(圖/資料照)一查就破功
稅務人員強調,甲君的手法屬「故意虛報費用」,依法必須補稅67.5萬元,並依所得稅法規定處一倍罰鍰,再加上原本申報的稅額,整體代價高達135萬元,遠高於當初「省稅」打算。
國稅局籲勿心存僥倖
國稅局呼籲,納稅人若房屋持有期間確有裝修或改良,應妥善保存合法合約、明細表、付款金流與修繕前後照片,以利稽核。若並無事實卻硬要虛報,等同違章逃漏稅,後果比想像中更嚴重。
稅局提醒,若報稅後發現申報錯誤,尚未遭檢舉或查核前,可依規定自動補報補繳,並加計利息,可免罰。切勿為了貪圖一時之利而鋌而走險,否則下場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