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這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

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對薪水有限的上班族來說,租房子好還是買房子好,眾說紛紜。日本前國稅局遺產調查官員曝光「我在調查遺產稅時,從來沒有看過租房子住的有錢人」。因為買房子。房子屬於你,資產隨通膨增加或保值。但是租房子,你就是在一直在幫房東繳房貸,房子不是你的,而且還要看房東臉色。

投資、節稅、不動產、保險、繼承……成為富翁不是想像,端看如何運用你手上每1塊錢。

有錢人都是住自己名下的房子不會租屋  屋主年收入愈高有房率愈高

日本前國稅局遺產調查官員小林義崇分析……

「租屋還是擁房」的爭論至今未休,不過許多有錢人會住在自有宅。我自己調查遺產稅時,從來沒有看過租房子住的富裕階層。極少數的個案沒有將房產填寫在「遺產稅申報書」上,但這是因為生前變更到親戚名下,或是遷居到老人之家。總務省的統計資料也顯示,戶主的年收入愈高,有房率就愈高。年收入400 萬至500 萬日圓的有房率為66.2%,年收入2000 萬日圓以上家庭的有房率則將近九成。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為什麼有錢人多半持有房產? 繼承、節稅是2大原因

第一個理由是許多有錢人擁有祖先代代流傳的土地或房屋。只要擁有繼承的房產,就可以當作固定費用,將住房費壓低到極致,無疑有利於資產規劃。另一個理由是優惠稅制措施的影響,房產有房貸扣除和其他優惠稅制措施,能夠節稅。

順帶一提,人們常說房產的缺點是「不容易搬家」。但若是擁有某種程度收入或資產的人,似乎就不太在乎這一點。根據經辦許多遺產稅申報的稅理士說,富裕階層當中也有人會頻頻購買公寓再不斷遷居;到自己想住的公寓生活一段時間,厭倦了就買別的公寓再搬過去住。而之前的住所就「出租獲得房租收入」,像這樣過著「自行遷居」和「投資不動產」的自在生活。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小林義崇曝光:有錢人的住家都很寬敞   自住、投資兩相宜

每次拜訪富人的自宅,就會覺得「家裡很寬敞」。小林義崇說,自己負責的案子多為附有院子的獨棟住宅,其中還有住所附設壯麗的庭園,周圍以高聳的牆壁圍住,遮擋來自外界的視線。當然也有個案是住在公寓,但即使是這種情況,也幾乎都是高級而寬敞的物件。讓人特別有印象的是蓋在山丘斜坡且設計獨特的公寓,建築物沿著山丘林立,每層樓以斜行電梯連接,構造特殊。

但不管怎麼說,踏入有錢人寬敞的自宅後,就會發現屋裡的東西整理得井然有序,寬敞舒適的居住空間也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有時會在電視上看到像垃圾屋一樣凌亂不堪的家,若是以家中物品的數量來看,有錢人之中比較少這樣的人。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家庭年收入愈高  就愈少住在未滿最低居住面積的房子裡

小林義崇進一步分析,統計資料指出的日本年收入和家中面積呈相關關係。房租資料顯示,家庭年收入愈高,就愈少住在未滿最低居住面積的房屋裡。(有錢人不會住太小的房子)

進一步解讀這份統計資料,就會發現….

1.全日本平均每間住宅的居室面積為32.91 張榻榻米(兩張榻榻米等於一坪)。

2.其中自有宅為41.49 張榻榻米。

3.租屋為18.14 張張榻榻米。

4.這似乎也有地域差異,自有宅的居室面積以富山縣最寬敞,為53.83 張榻榻米。

5.東京都最狹小,為34.76 張榻榻米。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關於理想的家中面積,每個人的意見會有所分歧。沒在用的房間有了也是白搭,還要花功夫打掃,所以也有觀點認為面積滿足最低需求就好。不過,就如「大能兼小」這句話一樣,我從實際經驗出發,認為面積最好在最低需求以上。以前我住的公寓是三房兩廳,讓夫妻2 人和兒子3 人總共5 人一起生活會感到有點狹窄。

小林義崇:自有宅也會成為資產,兼具投資功能

小林義崇解讀,自己成了自由工作者以後會在家裡工作,也需要書房,於是就考慮遷居。現在搬到兩層樓的獨棟住宅,房間數量增加,工作遠比以前還得心應手。家人在一樓休息時,可以在二樓線上採訪和寫作,也有足夠的空間持續拍攝YouTube 影片。以前一旦孩子放暑假,就要到處找咖啡廳工作,不過現在也沒那個必要了。

當然,住所的選擇也會依個人的生活方式而定,但共通點在於沒有壓力的居住環境很重要。假如在家會感到壓力,就連靠工作創造成果,獲得資金維持安定生活都會成問題。另外,自有宅也會成為資產,兼具投資的功能。選購時衡量其價值是否符合居住所需,而非節省剋扣居住費用(讓自己住的不好、虧待自己),才是上策。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租房子? 投資、節稅2個原因讓你「身家」被動增加人生變彩色。(圖/翻攝自小林義崇YT、pixabay、樂金文化提供)

本文撰寫與摘自樂金文化出版之《致富原子習慣》

《致富原子習慣》有錢人成為有錢人的29的習慣

習慣 1:連1塊錢都要用在刀口上

習慣 2:和家人分享理財資訊

習慣 3:靠本業長期穩定賺錢

習慣 4:會確實地領年金

習慣 5:不會嘗試賭博

習慣 6:活用壽險,代替遺囑

習慣 7:樂善好施

習慣 8:穩健持有存款

習慣 9:投資股票或不動產

習慣10:藉由投資不動產,鞏固經濟基礎

習慣11:學習長線投資

習慣12:會從事海外投資

習慣13:持有自家公司的股票

習慣14:藉由分散投資壓低風險

習慣15:活用借款做資產規劃

習慣16:以稅負輕微的退休金增加財產

習慣17:自有宅,不租屋

習慣18:選擇住在都市

習慣19:興趣總與工作或投資有關

習慣20:會花錢建立人際關係

習慣21:會飼養養寵物

習慣22:兼具禮儀和警戒心

習慣23:使用銀行保險箱保護財產

習慣24:會靠專家的力量解決問題

習慣25:把錢交給家人來避稅

習慣26:幫忙家人取得住宅

習慣27:重視教育,培養優秀的下一代

習慣28:一定會避免遺產之爭

習慣29:會自己思考自己人生的臨終

#怎能不讀書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