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齡社會小心危「肌」 台灣人壽鼓勵全民動起來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人壽於8月28日舉辦「2025樂齡友善調查暨論壇」,邀請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及芬蘭前衛生部長瓦普.泰帕爾(Vappu Taipale)出席,聚焦高齡社會的運動挑戰並發布調查結果。

(左起)遠見雜誌副社長兼智庫總編輯李建興、Curves可爾姿執行長林宏遠、緯創醫學科技董事長黃俊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金鐘視帝李天柱、台灣人壽副總經理孫紀蘭(圖/台灣人壽提供)
(左起)遠見雜誌副社長兼智庫總編輯李建興、Curves可爾姿執行長林宏遠、緯創醫學科技董事長黃俊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金鐘視帝李天柱、台灣人壽副總經理孫紀蘭(圖/台灣人壽提供)

潘孟安代表賴清德總統致意,他指出「健康台灣」是國家願景關鍵,邁入超高齡社會更需全民攜手延長健康壽命,實現健康與運動台灣。林奕華則分享,台北市以「運動之都」為願景,除U-SPORT整合運動場館、U-Bike免費30分鐘外,2025年將再推U-Walk計步課程,打造全民運動場域。來自芬蘭的泰帕爾強調,高齡者渴望自立,因此政府提供運動資源、交通支持與友善環境,幫助長者持續參與社會。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也表示,「樂齡友善」的核心是健康、快樂地活,不只年輕人需要運動,高齡者更要積極行動。

「忙、懶、累」成為樂齡族運動最大絆腳石!在邁入超高齡社會前夕,《遠見》與台灣人壽共同攜手進行《2025樂齡友善運動調查》結果顯示,台灣超過七成熟齡民眾雖然有運動習慣,但仍有三成以上「不動如山」,甚至有兩成以上將「工作或家務」視為運動,忽略專業運動對健康的關鍵影響。專家提醒,僅靠勞動無法替代規律運動,不僅無助健康,還可能增加早逝與失能風險。
 

調查顯示五成運動不足、四分之一有肌少症,逾四成熟齡者認知不足,顯示「危肌」問題恐惡化。(圖/台灣人壽提供)
調查顯示五成運動不足、四分之一有肌少症,逾四成熟齡者認知不足,顯示「危肌」問題恐惡化。(圖/台灣人壽提供)

調查同時發現,即便屬於「有效運動」的民眾中,仍有五成運動強度不足,且近四分之一出現肌少症症狀。肌少症會導致肌肉流失、跌倒風險升高、甚至影響認知與壽命。值得注意的是,逾四成熟齡者對肌少症認知不足,70歲以上族群更接近半數未聽聞或不了解,顯示「危肌」問題恐持續惡化。

面對「高齡化、少子化」的雙重挑戰,如何讓樂齡族願意、且能正確運動,成為全民健康的重要課題。調查提出四大樂齡友善解方:「新、速、實、簡」──

●新:創新運動科技,男性偏好「數據掌握與成效」,女性則傾向「AI教練」的陪伴與指導。
●速:便利得來速,近五成「運動咖」希望有像便利商店般的「運動速去速回」據點,讓運動不再麻煩。
●實:運動外溢好康,熟齡族偏好現金回饋與免費健檢,結合健康與實惠最受青睞。
●簡:數位工具催化,特別是「數位移民世代」,逾五成表示簡便的數位工具能有效提升運動意願。
 

樂齡運動危機浮現,科技與政策助推熟齡世代從「不動如山」轉向「健康動一動」,翻轉高齡未來。(圖/台灣人壽提供)
樂齡運動危機浮現,科技與政策助推熟齡世代從「不動如山」轉向「健康動一動」,翻轉高齡未來。(圖/台灣人壽提供)

隨著總統賴清德提出「運動壯大台灣」願景,強調全民化、全齡化與社區化,本次調查揭示的數據不僅凸顯樂齡運動的危機,也展現科技與政策如何聯手,讓「不動如山」的熟齡世代,逐步走向「健康動一動」,讓運動不再是壓力,而是生活中的享受與連結,翻轉高齡社會的未來。

#高齡社會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AI 即時翻譯字幕 #直播中LIVE】重量級訪團!賴清德接見美參議院軍委會主席維克訪團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