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內政部舉辦「2025年防制人口販運國際研討會」於昨(28)日結束,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紐西蘭、韓國、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等12個國家官方人員、民間組織及專家學者齊聚,針對人口販運區域趨勢、勞動剝削群體、被害人保護及創新科技工具等4個面向討論交流,啟發對於販運被害人保護有不同面向的新思維。
「2025年防制人口販運國際研討會」不僅打造國際合作平台,活動也獲得熱烈迴響,廣受史瓦帝尼、巴拉圭、美國在台協會、捷克、馬來西亞、印度、以色列及其他駐臺機構出席代表好評。研討會於8月27日至28日圓滿完成,實體加線上共超過400多人次的參與者。

人口販運國際研討會聚焦被害人權益保障及科技創新策略。(圖/內政部提供)
全球防制人口販運議題近年來著重科技、AI及大數據分析,此次研討會同步推動科技與數位專題,特別邀請到法國打擊人口販運中央辦公室組長Christophe Leunis分享2024年巴黎奧運期間,政府強化防制性剝削各項偵查作為,包括應用網路爬蟲、AI辨識及數位追蹤等技術,監控網路賣淫廣告。為響應「以被害人為核心」的國際人權原則,研討會邀請全球牧羊人協會執行董事Brittocia Franklin,以及韓國、越南等倡議工作者分享創傷知情與復原協助經驗,Franklin引用學術研究,強調為預防被害人再次遭剝削,必須提供經濟層面的技能培訓及就業機會。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人權與移民研究學者Zoé Crine博士,會中報告歐盟VULNER PROJECT專案研究多國制度的結果,發現保護被害人措施的主要問題,在於被害人辨別系統,政府、社工與NGO之間合作不足,值得我國借鏡並延伸相關政策研究。

人口販運國際研討會聚焦被害人權益保障及科技創新策略。(圖/內政部提供)
移民署表示,本次研討會展現由政府帶領學界、民間組織與國際夥伴合作,呈現臺灣在人口販運防制及被害人保護的決心。臺灣將持續舉辦「防制人口販運國際研討會」,透過分享不同國家實務經驗,融合國際先進科技與策略,致力成為區域防制合作與政策實踐的重要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