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快訊/類鼻疽增5本土、2死!9旬婦遭「新冠、類鼻疽」夾攻 發病2週歿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上週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居住於高雄市3例及屏東縣2例;另增2死皆為高雄個案。(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上週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居住於高雄市3例及屏東縣2例;另增2死皆為高雄個案。(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颱風後類鼻疽再增5本土。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日宣布上週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居住於高雄市3例及屏東縣2例,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8/1-8/23;另新增2例死亡病例(上週已公布之確定病例),均住高雄市,70多歲及90多歲,8/18-8/19發病,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死亡個案為上週已公布之個案,有慢性疾病等病史,颱風期間沒出門、無汙水汙泥接觸史,8月中旬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惡化;其中女性個案同時染上新冠病毒及類鼻疽,發病2週後死亡。

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上週(8/26-9/1)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為居住南部地區,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皆具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8月上旬至下旬。個案多因發燒、頭痛、咳嗽、呼吸喘等症狀就醫,經疫情調查發現,有2名個案因工作有汙水汙泥接觸史;5名個案均住院治療中,同住接觸者皆無疑似症狀。

另,上週新增2名類鼻疽死亡案例,均為上週已公布之個案,分別為南部高雄70多歲男性與90多歲女性,均於8月中旬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皆無汙水汙泥接觸史,皆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其中1人有癌症病史,因病情持續惡化,於8月下旬死亡。

林詠青說明死亡個案,其中1例70多歲男性,具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8月中旬出現發燒、呼吸困難及全身無力等症狀,胸部X光顯示右側肺炎,後續檢出類鼻疽桿菌,病況逐漸惡化,發病1週後死亡,死因為肺炎併發呼吸衰竭及菌血症。不過,個案在颱風期間沒有外出,雖然家中漏水,卻也未接觸污水、污泥。

另1例為90多歲女性,具有高血壓、癌症病史,8月中旬出現咳嗽、呼吸喘、發燒、全身無力,發病後1週到急診,當時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增加,後續檢出新冠病毒陽性、類鼻疽桿菌,病況持續惡化於發病2週後死亡。不過,個案在颱風期間沒有外出,家中沒有淹水,也沒有污水、污泥接觸史。認為該名女性個案不排除是吸入性感染,可能因為肺部感染,加上新冠肺炎造成抵抗力低下,造成喪命。

疾管署指出,今(2025)年國內累計5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含7例死亡),為歷年同期第3高,低於2024年(81例)及2005年(62例),以65歲以上(33例)和50-64歲(16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41例)為多,其次為臺中市(7例)、臺南市(3例)、屏東縣(3例)、宜蘭縣(1例)。另今年累計37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低於近5年同期,以50-64歲(15例)、25-49歲(10例)及65歲以上(10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於13個縣市,以新北市及臺中市(各7例)為多,其次為高雄市(6例)及臺南市(5例),其餘9個縣市介於1-3例。

疾管署提醒,類鼻疽之病原菌存在於受污染的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由於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原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除了接觸傳播外尚可能經由食入受污染的水或吸入性感染。民眾進行滅鼠工作、風災後清理家戶內外環境或因工作接觸可能受感染動物排泄物污染之水源或屠體組織,應佩戴口罩、防水手套及穿著長筒雨鞋,脫下裝備時記得清洗雙手,飲用水請澈底煮沸,使用自來水清洗食材及水果;此外,如有不明原因發燒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是否有污水污泥與動物接觸史及職業暴露史,以及早診斷與治療。

#祝你健康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關我什麼事 20250902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