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悚!研究揭「1健腦營養素」吃多反害失智、巴金森氏症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張家銘表示,鋅這一營養素,是大腦健康的「雙面刃」。(圖/取自黃軒的臉書)
醫師張家銘表示,鋅這一營養素,是大腦健康的「雙面刃」。(圖/取自黃軒的臉書)

健康資訊普及,鋅的重要性為人所知,但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顯示,鋅這一營養素,其實是大腦健康的「雙面刃」,缺少會使腦細胞出問題;過多也會使大腦退化。他提醒,天然食物是最安全的補鋅來源,例如牡蠣、南瓜子、腰果、全穀類等,此種補充方式較不會一下子太過量,也能搭配其他營養素。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鋅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它有助於大腦的記憶、情緒跟學習能力。濃度正常時,鋅會幫忙清掉多餘的自由基,減少發炎。但若濃度太高,鋅就會和α-突觸核蛋白結合,會將蛋白質推向錯誤折疊,變成有毒纖維「路易小體」。它們會卡在腦細胞中,破壞粒線體,致腦細胞失去能量,導致巴金森氏症、路易體失智。

張家銘表示,一篇今年7月出版的最新研究指出,鋅濃度的些微差異,效果完全不同。低濃度時,鋅幫助伴護蛋白維持α-突觸核蛋白的正常,但濃度一高,就會反過來加速纖維化。

日常生活怎麼做?醫師:平衡才是王道

張家銘表示,民眾若要補充鋅,天然食物才是最穩當的來源,牡蠣、南瓜子、腰果、全穀類、黑巧克力均可,來自天然食物的補充方式較不會瞬間過量,也能搭配其他營養素。

根據國健署的每日膳食營養素攝取建議,男性一天約需15毫克鋅,女性則是12毫克,成年人一天的攝取上限是 35 毫克。超過這個量長期攝取,就可能干擾其他礦物質代謝,甚至帶來中毒風險。

他表示,回到日常飲食,2、3顆牡蠣大約就能補足一天的鋅需求,一小把南瓜子(約30克)含有 2.5–3 毫克鋅。若飲食已包含海鮮、堅果,再額外吃高劑量保健品,就很容易超過上限。因此,真正的重點不是拼命加碼,而是讓飲食多樣化,平衡攝取,才是守護大腦最安全的方式。

推薦專題

【#直播中LIVE】第𝟲𝟬屆廣播金鐘獎入圍名單公布記者會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