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美國會6年來首訪中「破冰」 美中降溫緊張 台須警惕成籌碼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時隔6年,美國國會21日罕見訪問中國,並與中國第二號人物、國務院總理李強會晤。李強形容這是趟「破冰之旅」,而美方代表團則強調,希望推動兩國軍事對話,尋求和平共存。據路透社21日報導,這次美國國會訪中,正值美國總統川普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雙方都試圖擺脫緊張關係。旅美教授翁履中對此提醒,台灣恐怕成為大國籌碼,用來證明美中對話「降溫」有效。

時隔6年,美國國會首度訪問中國,旨在推動兩國軍事對話,降溫雙邊緊張。此行由前軍委會主席史密斯(左)率團訪問,21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右)在北京會面。(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時隔6年,美國國會首度訪問中國,旨在推動兩國軍事對話,降溫雙邊緊張。此行由前軍委會主席史密斯(左)率團訪問,21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右)在北京會面。(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美國眾議院的跨黨派代表團,在前眾院軍委會主席、民主黨籍的史密斯(Adam Smith)帶領下,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李強告訴來訪議員,這趟「破冰之旅」將深化兩國關係,史密斯對此也呼應表示,雙方應該有更多類似的交流。

距離美國國會上次到訪中國,已經是2019年,由於隔年新冠疫情爆發,這類訪問也隨之中斷,而新冠病毒起源爭議,更讓美中關係急遽惡化。路透社指出,由於貿易戰、美國的半導體出口限制,以及TikTok所有權的爭奪,再加上中國在南海的強硬舉動與台灣議題,美中關係好一段時間都處於緊張,但19日的川普與習近平通話顯示,雙方正設法走回正軌,穩定彼此關係。

前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2022年裴洛西以議長身分訪台,中國以此為藉口,展開圍台軍演(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前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2022年裴洛西以議長身分訪台,中國以此為藉口,展開圍台軍演(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在疫情的三年期間,中國封閉管理,自絕於世界之外。美國國會議員無法再踏上中國一步,不少人改而訪問台灣,當中2022年時任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的訪台,就惹得北京勃然大怒,藉此對台灣舉行大規模「環島」軍演。

隔年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的訪台舉動,同樣觸怒北京,引發中國對他施加制裁。而麥考爾則承諾,會幫忙提供台灣國軍訓練,推動美國軍武的交貨加速。

美國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麥考爾2023年訪台引發北京不滿,隨後遭到中國制裁(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美國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麥考爾2023年訪台引發北京不滿,隨後遭到中國制裁(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但如今美中台三角關係再次轉向。史密斯在與李強的會面上表示,除了經貿,他作為軍委會成員,更關注軍事高層對話,現今美中軍事缺乏溝通的情況已引起他擔憂。

另外,在代表團同行的,還有多個眾院重量級人物,包括外交委員會成員、共和黨籍的保加拿(Michael Baumgartner),以及兩名軍事委員會成員,康納(Ro Khanna)與霍拉漢(Chrissy Houlahan)。

旅美教授翁履中21日在臉書對此分析,美國國會這次「破冰之旅」,其實是美中兩國的「壓力測試」,彼此摸清底線,中國藉此「測風向」,美國則用來「管控風險」。翁履中提醒,川普是交易型總統,美中雙方需要成果來證明對話有效,而台灣是最容易下手的目標,如果美方減少對台軍售、限制台灣總統過境,以及台灣的國際能見度降低,都是北京的外交勝利,反之這也是台灣的最大戰略風險,而眼下台灣正面臨國際支持回歸「維持現狀」的冷靜階段。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