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供電系統首次亮起橘燈警戒! 興達電廠火警事故使新 1 號機停擺,林口電廠 2 號機隨後故障跳脫,16 日又傳出林口 1 號機破管事件,短時間內三部主力機組相繼停機,全國夜尖峰備轉容量率一度降至 3.8%,再次凸顯電網韌性議題。
儲能業者表示,今年在太陽下山後的夜間用電尖峰,幾乎只能依靠儲能系統維持電網穩定,尤其去年 0403 大地震,更是因儲能系統即時投入運轉,協助穩定電網頻率、防止機組解聯,避免了停電範圍進一步擴大,顯示儲能是強韌電網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近來台電調度儲能的頻率也顯著增加。
電力警戒亮橘燈,儲能業者籲政府加速儲能規劃。業者說明,目前全台儲能裝置容量約 160 萬瓩,虛擬電廠亦達 50 萬瓩,確實提升了電網調度彈性,對比目前dReg 調頻備轉容量費率長期趨近於零,E-dReg 容量費近期出現 0 元得標情況,業者認為難以支撐永續經營,主張須要合理價格與補償機制的支撐,以反映儲能價值,才能在需求發生時,更確實發揮穩定電網與確保民生用電的作用。
關於外界關注的儲能系統安全方面,業者表示,主管機關有消防、地目、法規與驗證等配套措施,並規定儲能系統每兩年必須通過技術檢核,標準甚至高於多數鄰近國家,隨著技術進步,儲能安全性與可靠度已大幅提升,具備安全基礎。
目前政府已規劃儲能容量總計 1.5GW,不過距離國發會提出 2030 年應達 3GW 的目標仍有差距,儲能業者憂心將使產業在投資與規劃上缺乏明確方向,加上費率無法真實反映儲能在充放電過程中的成本,業者呼籲需要更健全的價格與補償機制,以助儲能產業永續經營。在國家能源轉型、兼顧電網韌性與產業發展之間,如何取得平衡,是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