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 / 嘉義報導
《三立新聞網》獨家報導暖心續曲!嘉義交通警察當街認恩人後,安養院獨臂阿嬤也重逢華山基金會東石站社工。阿嬤一看到鵬翔忍不住落下思念與感動的淚水。(圖/華山基金會東石站社工鵬翔提供)愛從來沒有消失,它只是靜靜的等待被延續。日前《三立新聞網》獨家報導,嘉義街頭一名年輕交通警察當街認恩人的新聞,這個消息感動全台,引起電視台報導。沒想到故事並未就此落幕,一名多年來在安養院反覆提起「阿翔」的獨臂阿嬤,因為這則新聞,再次找到失聯已久的志工鵬翔。重逢的瞬間,兩人淚流滿面。
善的循環真的有!
獨臂阿嬤從交警認恩人新聞 開心找到當年照顧他的志工
《三立新聞網》獨家報導,一名嘉義交通警察當街認恩人,感謝多年來的照顧。新聞播出後,引起熱烈迴響,電視台跟進報導。沒想到,一名住在安養院的獨臂阿嬤也看到了,心中瞬間掀起波瀾,因為螢幕上的志工鵬翔,正是她多年來念念不忘的摯友。
華山基金會東石愛心天使戰社工鵬翔說………..
還記得前陣子,我在宵夜攤遇到一名年輕警察,沒想到他竟然是多年前我協助過的孩子。那時他家境困難,還需要幫忙處理父親的喪葬費用。如今,他長大成了一名警察,把當年受到的善意化成力量,選擇繼續助人,還主動對我說:「阿翔,我也想跟你一起把愛傳遞下去。」這段「善的循環」的故事,引起了社會大眾與網友們的共鳴。
鵬翔原以為故事就到這裡告一段落了 沒想到真正讓我驚喜的還在後頭
一位在安養院,年輕時因為丈夫過世獨力扶養子女,卻不小心左手臂被機器絞斷的獨臂阿嬤,從新聞得知從前把自己當媽媽照顧的志工消息。安養院趕緊聯絡鵬翔,兩人斷了聯繫多年之後,久別重逢,恍如隔世。
阿嬤1935年生 年輕時與丈夫從事養鴨、養魚場,含辛茹苦撫養 2 子 3 女。因為經濟拮据,無法提供子女良好的讀書環境,導致孩子們長大後多半靠粗工維生,她一直深感自責。丈夫過世後,阿嬤發揮堅強意志,承擔起責任,獨自一肩挑起家庭,不僅養育子女,還照顧著聾啞的小叔。長年以來,阿嬤靠拾荒維生。雖然有低血壓病史,常常撿到一半就暈眩,但總是忍到很嚴重才願意就醫。她總說,既然沒能讓孩子們有成就,那就更不能成為他們的負擔。於是再辛苦也不願向子女開口,凡事都靠自己。一場工作意外讓阿嬤左手截肢。手術縫合後,沒有休息太久,反而很快又回到家中,繼續照顧需要依靠她的小叔。阿嬤總是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艱難,堅強到讓人心疼。雖然少了一隻手臂,但她仍選擇用另一隻手,繼續撐起這個家。
《三立新聞網》獨家報導暖心續曲!嘉義交通警察當街認恩人後,安養院獨臂阿嬤也重逢華山基金會東石站社工。阿嬤一看到鵬翔忍不住落下思念與感動的淚水。(圖/華山基金會東石站社工鵬翔提供)獨臂阿嬤多年來念念不忘待他如親母的志工 多年後再見兩人恍如隔世
後來鵬翔瞭解,阿嬤這些年一直惦記著他,因為鵬翔就像對待她就像對待自己親生母親一樣,會陪伴她聊天、散步,給予溫暖的支持。但隨著阿嬤身體狀況惡化,不得已搬入安養院後,兩人失去了聯繫。多年來,她常常對院裡的人提起:「以前有個叫阿翔的志工,對我真的很好!」直到新聞播出,社工才意識到,她口中的「阿翔」,就是新聞裡的鵬翔。
得知消息後,鵬翔趕往探視。久別重逢的瞬間,阿嬤緊緊握著他的手,眼淚止不住,再次親口感謝多年來的照顧。鵬翔推著輪椅,與阿嬤一起走在安養院內,過往的回憶湧上心頭,兩人都紅了眼眶。鵬翔笑著說:「應該是風太大啦!」卻難掩心底的激動。在我心裡,阿嬤是一位很堅強的長者。雖然長年獨居,卻從不向命運低頭,總是堅強而勇敢地過每一天。感謝院方人與新聞報導,讓我們終於久別重逢。能再次相遇,是他這陣子最大的禮物。
《三立新聞網》獨家報導暖心續曲!嘉義交通警察當街認恩人後,安養院獨臂阿嬤也重逢華山基金會東石站社工。阿嬤一看到鵬翔忍不住落下思念與感動的淚水。(圖/華山基金會東石站社工鵬翔提供)
《三立新聞網》獨家報導暖心續曲!嘉義交通警察當街認恩人後,安養院獨臂阿嬤也重逢華山基金會東石站社工。阿嬤一看到鵬翔忍不住落下思念與感動的淚水。分別轉身時頻頻拭淚。(圖/華山基金會東石站社工鵬翔提供)
《三立新聞網》獨家報導暖心續曲!嘉義交通警察當街認恩人後,安養院獨臂阿嬤也重逢華山基金會東石站社工。鵬翔說與阿嬤重逢,是這陣子最大的禮物。(圖/華山基金會東石站社工鵬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