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英、法、加、澳等多國「承認巴勒斯坦國」 意義與影響一次看懂

英國、加拿大、澳洲、葡萄牙及法國相繼承認巴勒斯坦國。西方紛紛承認巴勒斯坦國有何意義,又會帶來什麼影響?以下為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紐約時報」的分析:

● 國家的構成要件

根據1933年「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Montevideo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States),國家必須具備4個構成要件:常住人口、明確的領土邊界、有效統治的政府,以及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

國家承認是指官方正式認可某一潛在國家基本滿足上述條件。即便其中某個要件(例如領土邊界)存在爭議,承認仍可發生。

「紐約時報」報導,許多國際法專家表示,承認巴勒斯坦建國的條件已基本具備。

巴勒斯坦國擁有常住人口與領土。儘管邊界存在爭議,但普遍認為其領土涵蓋以色列占領的土地,包括以軍1967年與阿拉伯聯軍交戰後奪取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與加薩走廊(Gaza Strip),以及已被以色列實際併吞的東耶路撒冷(East Jerusalem)。

英國、加拿大、澳洲、葡萄牙及法國相繼承認巴勒斯坦國。(圖/中央社)
英國、加拿大、澳洲、葡萄牙及法國相繼承認巴勒斯坦國。(圖/中央社)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是管理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並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政府機構。它的設立獲得在國際上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授權。

由於以色列占領約旦河西岸,以及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控制加薩走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能力有限,但外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將意味著承認國與自治政府之間建立直接外交聯繫。

● 承認巴勒斯坦國有何實際意義

路透社指出,認為承認只是象徵性舉動的人指出,中國、印度、俄羅斯以及許多阿拉伯國家早在數十年前就已承認巴勒斯坦國,但這對影響以巴衝突卻非常有限。

由於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聯合國沒有正式席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邊界,因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進行雙邊外交能力十分有限。

以色列掌握貨物、投資以及教育或文化交流的進入。巴勒斯坦國沒有自己的機場,約旦河西岸是內陸地區,只能經由以色列或以色列控制下的約旦邊境進出,而加薩走廊的所有出入口也都由以色列控制。

計劃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都強調,這波承認潮的意涵高於象徵性。巴勒斯坦國駐英國代表處負責人佐姆洛特(Husam Zomlot)表示,這可能促成各實體之間在平等基礎上建立夥伴關係。

BBC報導指出,巴勒斯坦國既是一個存在、又不真正存在的國家。它得到國際社會高度承認,設有駐外機構,還有能參與奧運等體育賽事的國家代表隊。

但因與以色列長期的爭端,巴勒斯坦國並沒有國際公認的邊界、首都和軍隊。因為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軍事占領,在1990年代和平協議後成立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無法完全掌控其領土與人民。而在同遭以色列占領的加薩走廊,目前正處於毀滅性的戰爭之中。

鑒於巴勒斯坦國的準國家(quasi-state)地位,承認巴勒斯坦國傳遞出強烈的道德與政治宣示,但對實際情況的改變卻相當有限。

紐時指出,橫跨三大洲的承認巴勒斯坦國風潮雖能進一步帶給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外交壓力,然而迄今為止,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動仍未能遏止以色列為消滅哈瑪斯而在加薩的用兵。這場2023年10月以來的新一輪以哈戰事已造成數萬人罹難,讓大部分加薩淪為廢墟。

更多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建國也不太可能改變當地局勢。雖然更多國家承認是支持巴勒斯坦自決的表態,但一個可行的巴勒斯坦建國前景(在目前由以軍佔領或封鎖的許多土地上建國)在多方面看,卻比過去數十年更遙不可及。

巴勒斯坦民族倡議(PNI)創辦人巴固提(Mustafa Barghouti)指出,這波承認潮的好處充其量只是空洞的象徵性,最糟的情況下甚至還會轉移焦點,掩蓋當前無人能制約以色列的窘境。任何對巴勒斯坦建國的承認,都應伴隨具體行動追究以色列毀滅性政策的責任。

巴固提表示,單靠承認巴勒斯坦國及弄出相關文件對改變現狀毫無作用。國際社會必須制止以色列在加薩的戰爭,其次須施壓以色列改變政策,包括廢除以國「只有猶太民族擁有在巴勒斯坦土地上自決權」的法律。

● 兩國方案受阻 歷史爭議未解

「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是以巴衝突的政治解決方案之一,主張居住於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兩個民族(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各自建立不同國家,其中在約旦河西岸及加薩走廊建立巴勒斯坦國,範圍大致依循1967年以阿戰爭前的界線,並以被以色列占領的東耶路撒冷為首都。

然而,國際社會推動兩國方案的努力都付諸東流,而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區興建、擴張並維持猶太人屯墾區的政策與行為(依國際法屬非法),已將這個概念變成空洞的口號。(中央社倫敦21日電)

中央社
#中東戰情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