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愈查藥品價差愈大 始作俑者就是健保制度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林筱庭(新新聞)

前言:每逢健保署執行「藥價調查」,就會出現醫療院所的換藥潮,此次因慈濟醫院電子公文意外流出,引發風暴。十六年來,健保署實行了九次「藥價調整」,表面上是健保、醫院「雙贏」,但「以藥養醫」反而鼓勵醫院多開藥、多換「便宜藥」……

▲隨著「藥價調查」,不同層級別的醫療院所的「藥價差」,也跟著愈趨擴大。(圖/《新新聞》提供)

七月底,慈濟醫療體系的六家醫院進行西藥聯合招標作業,原本是茶壺裡的小風暴,卻因為院方電子公文意外流出,將依據「價差最大」、「有一家醫學中心使用」及「價差評比」為換藥原則,被外界抨擊標榜「大愛精神」的慈濟醫院,實際罔顧病人用藥安全。

制度永遠玩不過人腦

事實上,如此大規模換藥慈濟醫院並非特例,每逢健保署執行「藥價調查」,就會出現醫療院所的換藥潮。尤有甚者,長庚醫院為鼓勵醫師開學名藥,還會以電腦系統要求醫師「優先考量」學名藥,若醫師指定開較貴的原廠藥,就得載明原因。

醫院會如此做,就是為了賺取藥品健保給付價格與醫院進貨成本之間的差額,亦即「藥價差」,「藥價差」更是不少醫療院所的重要利潤來源。健保署為了減少「藥價差」,控制健保的藥費支出,自一九九九年開始,定期執行「藥價調查」並調整藥品健保給付價格,希望能讓價格貼近市場實際交易價。

然而,每間醫院的藥物進貨成本幾乎都是機密,醫療院所體系大小不同,能與藥廠談判的籌碼亦不同,藥廠為了獲得大型醫院青睞,無不想盡辦法提出「優惠價格」。隨著「藥價調查」,不同層級別的醫療院所的「藥價差」,也跟著愈趨擴大,根據監察院的糾正案文,二○一五醫學中心的「平均藥價差」為二四%,藥局則為三四%。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36期〉

加入 @setn 好友 #台灣醫療崩壞?

【#直播中LIVE】總統蔡英文頒授張忠謀「中山勳章」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賴清德新內閣人事第四場發佈會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