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三餐正常、BMI標準!妹子「不喝水」日灌700cc「1飲品」…罹糖尿病前期

記者羅欣怡/新竹報導

一名22歲的妙齡女子把奶茶當成水,日灌700c.c.,進入糖尿病前期。(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一名22歲的妙齡女子把奶茶當成水,日灌700c.c.,進入糖尿病前期。(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新竹一名22歲的妙齡女子小美(化名),平時飲食正常、BMI也在標準範圍,但卻仍罹患糖尿病,甚至還造成腎損傷;醫師問診時發現,小美從不喝白開水,每天狂吸700c.c.的奶茶,因此進入糖尿病前期。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副院長黃政斌表示,小美體檢發現空腹血糖值已經110 mg/dl,並且尿液檢查尿蛋白為2+。詢問其家族成員均無糖尿病病史,生活習慣不菸不酒,飲食三餐正常,身體質量指數為18.7,為標準體位,血壓也在正常值。

黃政斌進一步細問飲食習慣,發現小美從不喝白開水,唯一喜好是每天700cc奶茶當開水喝,檢測糖化血色素已是5.7%,想不到因此已經進入糖尿病前期,也可能已經有腎臟損傷。

另一個案例則是一名43歲「輕熟男」,體檢發現空腹血糖值已是193mg/dl(毫克/分升),體型微胖輕微過重,身體質量指數BMI為24.2,家族成員有糖尿病病史,一檢查糖化血色素高達9.1%,已罹患糖尿病,但卻無任何症狀。

黃政斌解釋,所謂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於正常值,但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這段過渡期。目前的定義是當空腹血糖介於100~125mg/dL,或是糖化血色素介於5.7%~6.4%間,都被界定為糖尿病前期。

2022年國健署統計,45歲以上國人糖尿病前期盛行率已達33.8%,確診糖尿病則有20.4%,相當於45歲以上國人有54%不是在糖尿病前期就是已罹患糖尿病。

黃政斌說明,根據美國的「糖尿病預防計畫」(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DPP)中很重要的發現是,當給予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的介入,包括個人化的飲食和運動計畫,並提供密集的行為輔導,目標是減少體重7%,並進行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育活動。追蹤2.8年後發現,結果發現糖尿病發病率比起什麼都不做的人降低了58%,再經過15年後再追蹤,仍可減少27%的發生率。

黃政斌強調,飲食的關鍵心法是減糖、減脂、減澱粉,除了要限制含糖量多的蛋糕、餅乾、冰淇淋等之外,許多地雷食物包括奶油、含糖飲料、高熱量高脂肪如油炸品或肉類加工品等也應避免,甜度高的水果也要適量,同時安排定期規律的有氧運動,積極「減脂」「增肌」「控糖」,才能讓自己免於糖尿病。

#奶茶

【股民最大黨 盤後吃便當 EP.11】台股又A又V搞得我好亂 主流股大特賣趕緊放入購物車!?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