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你衝去花蓮光復當志工了嗎?執業律師李怡貞日前購買物資寄往災區後,昨再帶女兒去光復糖廠幫忙整理物資與發送,她也在台北買了兩支鏟子,在火車站前捐給志工。她呼籲,各種方式都可幫花蓮,不見得一定要去光復,可以照顧自己再來,不要讓自己累到成為負擔,以自己的能力為主,而且目前人真的很多;可以分批之後再來接力,一起幫光復居民恢復正常秩序。近日一直在災區的慈濟基金會公傳處主任、大學講師林弘展則是看到「把鏟子留給下一位」的感動。
李怡貞日前購買物資寄往災區後,昨再帶女兒去光復糖廠幫忙整理物資與發送。(圖/翻攝自李怡貞臉書)在光復災區看到「把鏟子留給下一位」的感動,林弘展說分享一件讓人感動的事,這幾天在光復災區駐點,教師節連續假日的27、28日,光復災區每日湧入難以數計的「鏟子超人」,但其實,真正帶鏟子到災區的比例,從觀察每一列火車在光復火車站出站的民眾,真正隨身攜帶鏟子的比例不到六成(其他帶水桶,掃把等清掃工具約一、兩成),空手而來的民眾至少有三成以上。
所以為讓熱心到災區清掃的民眾「有事做」,在民眾走出光復火車站前停車場,就會有熱心廠商、企業、慈善團體免費提供的鏟子等清掃用具。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主任、大學講師林弘展則是看到「把鏟子留給下一位」的感動。。(圖/林弘展提供)林弘展說,他在28日,就發超過上百支鏟子給未帶清掃裝備來的民眾。現在想講的是,大家會以為,這把頗有紀念價值的鏟子,可能在民眾結束清掃勤務時,一起帶回家!可,真相是,在各區清掃物資集結點及服務中心,一天清掃勤務結束後(約下午四點前),總可看到非全新,曾使用過但清洗過的鏟子留在光復災區。
林弘展表示,這把曾在災區鏟過泥土的鏟子,大家在勤務結束後,竟然還會被原使用者用過後還清洗過,留在災區,這種台灣人最美的風景,真的讓人覺得,以身為台灣人為榮的感覺。
這種將鏟子留下來的現象,林弘展提到,他在光復車站看到結束勤務要搭火車的志工,隨口問一句妳的鏟子呢?她說,「已洗好放在服務中心,留給下一位繼續使用」。
一把鏟子,去除的是污泥之外,更看到「鏟子超人們」令人感動的無染純潔的人性光芒!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主任、大學講師林弘展則是看到「把鏟子留給下一位」的感動。。(圖/林弘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