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美中貿易談判如火如荼持續進行,此時卻傳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施壓美國總統川普,明確表態反對台灣獨立,挑動兩岸敏感神經。彭博社專欄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30日撰文示警,賴清德政府應在美中台的棋局上更積極主動,否則台灣命運將全由美中兩大強權決定。
習近平(圖/翻攝自中新社)習近平施壓川普反台獨
《華爾街日報》27日首先報導,習近平利用川普想達成美中貿易協議的渴望,試圖推動美方正式宣布「反對」台灣獨立,一改數十年來相關立場的措辭。
「反對」字眼,比起拜登時期所用的「不支持」還更強烈。如讓中方得逞,北京將獲得重大外交勝利,進一步壓縮台灣的外交空間。而據知情人士表示,川普政府對此尚未做出決定。目前美國國務院網站中,關於美台關係的資料概覽(fact sheet)頁面處於下架狀態。
不只是文字
如何描述美台關係,一直是美中台三方角力的敏感議題。2月美國國務院從網站上刪除「不支持台灣獨立」字眼,立刻引發中國不滿,呼籲美國「糾正錯誤」。先前2022年5月拜登政府的相同舉措,也在中國抗議後,將這些字詞加了回來。
對於這次中國施壓美國表態的消息,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就理所應當反對台獨分裂。」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則表示:「外交部除了持續關注中方各種操弄論述的作為,也會和美國等夥伴國家持續密切保持溝通。」
美國國務院也發表聲明,重申對台立場不變,仍遵守「一中政策」,反對任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並強調中國的行為,依舊是對台海和平穩定的單一最大威脅。
任何字詞的改變,都會引發外界猜測美國改變對台立場,將台灣視為籌碼。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如此說明:「這次事件重要性,不在於美國對台政策的立即轉變,更多是關於北京試探華府對關鍵措辭的底線。」
比如中國在拜登時期也提出相同要求,卻遭到拒絕,辛格指出,這符合中國的「漸進式策略」,先取得微小成果,然後再推進到更大的勝利。
美中兩強的魚肉
眼見台灣在美中台三角棋局陷於被動,熟悉亞洲政治與中國議題的的彭博社專欄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提出警告,賴清德政府再不積極主動,台灣命運將全由北京與華府決定。
她指出,美台都有官員示警,2027年恐怕是中國侵台最早時機。儘管解放軍還欠缺關鍵能力,但在俄羅斯幫助與自身軍事現代化工程下,這差距正在縮小。再加上川普疑似為了10月底與習近平的會面,接連做出向中國釋出善意的舉動,像是不准賴清德總統過境紐約,以及擱置4億美元的軍援。
瓦斯瓦尼因此建議可透過熟悉華府事務的副總統蕭美琴等官員拉近與美國的距離。(圖/總統府提供)瓦斯瓦尼繼續分析,在台灣國內,賴清德還面對國會朝小野大局面,如何落實軍費支出占GDP 3.35%的承諾,同樣是一大難題,再加上賴清德民調已跌至自去年上任以來最低點。對美方面,賴清德也未能如前任總統蔡英文,和川普建立同等融洽的關係。
瓦斯瓦尼因此建議,賴政府可以多打「晶片牌」,因為這是台灣目前手中最強大的經濟武器;另外,應盡力兌現國防預算承諾,並藉由副總統蕭美琴等熟悉華府的官員,拉近與美國的距離,如此台灣才可奪回些許棋局的主導權,不完全成為別人桌上的魚肉。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