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齊柏林衛星11月升空 低軌衛星台廠3檔必收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台灣第一個自製衛星星系「福衛八號」正式啟航,首顆衛星命名為「齊柏林」,象徵從空拍鏡頭延伸至太空視野。星系共八顆衛星,解析度最高可達0.9公尺,自製率達84%,將廣泛應用於環境監測、災害防救與國土規劃。這是科技與土地情感交織的一次升空,也是台灣太空產業的關鍵里程碑。(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台灣第一個自製衛星星系「福衛八號」正式啟航,首顆衛星命名為「齊柏林」,象徵從空拍鏡頭延伸至太空視野。星系共八顆衛星,解析度最高可達0.9公尺,自製率達84%,將廣泛應用於環境監測、災害防救與國土規劃。這是科技與土地情感交織的一次升空,也是台灣太空產業的關鍵里程碑。(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台灣首個自製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的第1顆衛星「齊柏林衛星」7日正式起運,將運抵美國,目標11月發射升空。總統賴清德表示,衛星關鍵元件自製率達84%,不僅展現台灣發展太空科技決心,更是競逐國際太空市場的重要門票,未來逐步打造Made in Taiwan的太空產業供應鏈。對於衛星,目前台廠衛星供應鏈目前包括昇達科(3491)、啟基(6285)、華通(2313 )受到法人看好。

以目前最成熟的衛星市場分析,富邦投顧指出,Starlink 第三季單季發射數量736顆,雖較前一季的946顆下滑22%,但因第二季基期偏高,仍帶動年增率達102%。另一競爭對手 AWS Kuiper 自4月重啟發射以來,累計數量僅131顆,進度相對落後。SpaceX 預計全年完成175至180次 Falcon 9 火箭發射,高於去年的134次,並執行25次 Starship 發射,目前已完成10次。

展望未來,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於9月「All-in 峰會」宣布,將推出運載能力超過100噸的第三代星艦,預計2026年可望實現完全可重複使用。這將大幅降低發射成本,進一步推動產業規模化。AWS Kuiper 則將展開第二代衛星群計畫,衛星數量將比原規劃倍增,2026年先在26個國家提供服務,2027年覆蓋赤道區域,2028年實現全球覆蓋,涵蓋88至100個國家,包括極地地區。

同時,Starlink 也加速手機直連布局。SpaceX 9月宣布斥資170億美元收購 EchoStar 無線頻譜,將推進「Direct to Cell」服務,預計2年內開始銷售,2030年實現全球99%覆蓋率。未來不僅可滿足家庭 Wi-Fi 高頻寬需求,亦能提供手機用戶隨時隨地上網與影音串流服務。富邦投顧認為,隨著Starlink與Kuiper加快佈局,台廠在射頻元件(昇達科)、連接器與光纖模組(啟基)、PCB(華通)等環節均具供應優勢,低軌衛星供應鏈有望成為新一波市場亮點。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1119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