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黃韻璇報導
矢板明夫分享今年台灣在《產經新聞》刊登的「雙十節特輯」。(圖/翻攝自矢板明夫臉書)明(10)日就是雙十國慶,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就分享,台灣、日本之間有一項長達50年的交流傳統,在日本《產經新聞》上連續刊登了50年的介紹台灣的廣告「雙十節特輯」,矢板明夫透露,在過去台日斷交、航線中斷的年代,《產經新聞》力挺台灣,呼籲早日恢復航班,台灣政府為表感謝在該報刊登廣告,當時日本多數媒體因顧慮中國的反應,不願刊登來自台灣的官方廣告,不過,如今這項傳統延續50年,今年原本因預算遭立法院阻擋面臨取消,幸好有多位台灣企業家慷慨解囊,將傳統延續下去。
矢板明夫8日在臉書分享這個「長達50年的台日交流」,透露台灣在日本《產經新聞》上連續刊登了50年的介紹台灣的廣告「雙十節特輯」,原本今年因預算遭立法院擋下,面臨被取消的危機。所幸,在外交部長林佳龍的號召下,多位台灣企業家慷慨解囊,讓這份代表台日情誼的廣告得以在2025年繼續刊登。
今年的「雙十節特輯」在10月8日曝光,整整兩個版面的廣告,其內容和往年同樣豐富。有介紹台灣和日本的交流、台灣新成立體育部,以及和台灣經濟相關的文章等等,矢板明夫直言,「一定有很多日本的讀者能夠透過這些報導,更加理解台灣、支持台灣。非常高興這個長達50年的傳統,能夠得到延續。這不僅展現了台灣企業界的奉獻精神,也表達了台灣社會重視對外溝通的決心」。
矢板明夫透露,在《產經新聞》刊登「雙十節特輯」的傳統延續了50年。(圖/翻攝自矢板明夫臉書)矢板明夫也分享,「雙十節特輯」的傳統始於1975年。在日台斷交、航線中斷的年代,產經新聞力挺台灣,呼籲早日恢復航班。航線復飛後,台灣政府為了表示感謝,開始在該報刊登雙十節廣告,一直延續到去年。當時,日本多數媒體因顧慮中國的反應,不願刊登來自台灣的官方廣告。產經新聞因此成為唯一窗口,不但讓在日台僑感到溫暖,也吸引許多日本讀者對台灣產生興趣。
矢板明夫也提到,由於長年刊登台灣廣告也讓《產經新聞》飽受來自中國的壓力,駐北京記者甚至因此被打壓。但即便如此,該報仍堅持理念,持續刊登雙十節廣告,成為台日友好不屈不撓的象徵。
今年的廣告雖然來自民間出資,但是矢板明夫認為,這種方式不可能持續很久,這樣的重要外交平台,也不該因為政治角力而中斷。面對中國咄咄逼人的大外宣攻勢、台灣也應該積極向國際社會顯示存在感。期盼未來相關預算能獲得重視,讓這項珍貴的台日交流傳統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