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東非恐掀新戰火!衣索比亞控鄰國欲開戰 和平獎得主反成戰爭屠夫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蘇丹和民主剛果等國家的內戰還不見停歇,東非卻恐怕要爆發新戰火!多家外媒8日報導,衣索比亞指控鄰國厄利垂亞,勾結國內的泰格瑞(Tigray)反抗勢力,準備對衣國發動戰爭。

衣、厄兩國2018年簽訂過和平協議,衣國總理阿比(Abiy Ahmed)並因此於隔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不料,阿比隨即對泰格瑞地區出兵,引發了長達2年的內戰。他與厄國總統的同盟關係,也因他自己對紅海的野心,轉趨惡化。

衣索比亞總理阿比。他因結束和厄利垂亞的戰爭,簽署和平協議,於201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卻在2020年又發動對國內泰格瑞地區的軍事行動,被人詬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衣索比亞總理阿比。他因結束和厄利垂亞的戰爭,簽署和平協議,於201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卻在2020年又發動對國內泰格瑞地區的軍事行動,被人詬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綜合BBC與半島電視台等外媒的報導,衣國外交部長塞拉西(Gedion Timothewos)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遞交了這封指控信,信中警告厄國與反抗團體相互串通,而且「最近幾個月此行徑更加明顯」。

信件提到,厄國與「泰格瑞人民解放陣線」(TPLF)的強硬派,在衣國的阿姆哈拉州(Amhara)「資助、動員並指導武裝團體」。目前阿姆哈拉州當地,民兵團體「Fano」正與聯邦政府作戰。

信件寫道:「厄利垂亞政府與TPLF的強硬派,正積極準備對衣索比亞發動戰爭。」

厄國尚未對相關消息做出回應,但若信中說法為真,這代表其要發起「代理人戰爭」(proxy war),意圖先發制人,阻止衣國入侵奪取紅海港口。

自從厄國1993年脫離衣國獨立,淪為內陸國的衣國,對於奪回通往紅海的出海口,一直在爭取支持,此舉也引起厄國的警惕。

1998至2000年之間,衣、厄兩國就為了爭奪邊境城鎮巴德梅(Gedion Timothewos)大動干戈。根據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和平與衝突研究所估算,這場戰爭造成98,217人喪命。

直到2018年,現任總理阿比上台,他靠著與厄國總統阿夫瓦基(Isaias Afwerki)結盟,結束了兩國緊張關係,簽署和平協議,阿比本人隔年更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只不過,對於紅海出海口的爭奪,又讓兩人開始彼此對立。

而阿比手上的和平獎,可說是惡名昭彰,因為2020年他就對北部的泰格瑞州出兵,背後還獲得厄國派兵支援。《紐約時報》記者沃爾什(Declan Walsh)在2021年的報導,標題就直呼這是座「為戰爭鋪路的諾貝爾和平獎」(The Nobel Peace Prize That Paved the Way for War)。該報導指出,阿比在得獎前就計畫發動軍事行動,和平獎更是壯大他與阿夫瓦基的膽子,對共同的泰格瑞敵人動手。一名當時流亡歐洲的前衣國政府人士在訪談表示:「(阿比)覺得他獲得許多國際支持,所以即使在泰格瑞地區開戰,什麼後果都不會有。」

阿比的戰爭延燒了兩年,直到2022年11月與TPLF達成停火協議才告一段落,而據比利時根特大學估計,近38萬平民死於這場血腥內戰,那段期間當地陷入種族屠殺與飢荒的黑暗時期。

衣國作為東非大國,內部情勢卻仍是脆弱不堪。在泰格瑞州,TPLF陷入了親政府與反政府兩股派系的鬥爭。掌控泰格瑞地方政府的強硬派,指控阿比政府未完全遵守當年停火協議,而且另一支派系與其合謀。至於2022年那紙結束內戰的協議,儘管厄國站在阿比一方作戰,卻並未參與簽署,如今被控與反政府一方沆瀣一氣。

與此同時,阿姆哈拉州的衝突越來越激烈。民兵團體Fano拒絕解除武裝,強調他們在保護阿姆哈拉人免於政府暴行。該團體似乎正擴大他們推翻阿比政府的計畫,所實施的攻擊行動,也造成更多傷亡。

外部方面,自從2023年衣國重新發動奪回紅海的論述,其與厄國關係就急轉直下。衣國總統在國會宣稱,尼羅河和紅海是國家生存必需的「偉大」水資源,就引發厄國反批「粗俗可悲」。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