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台灣高鐵推出「寧靜車廂」,連日引發討論。有家長質疑對小朋友不友善。衛福部為兒少福利法主管機關,衛福部長石崇良昨(13)天承諾,1個月內將跨部會尋求更彈性的做法。關注「寧靜車廂」的產科名醫蘇怡寧說,他不支持設立親子車廂,因為親子友善是普世價值,不應該被局限。
台灣高鐵推出「寧靜車廂」,連日引發討論。石崇良昨表示,整個車廂維持安寧對於多數乘客有好處,這不反對,但按照兒少福利法規定,交通部分仍要對親子友善。他說已發函了解,並請交通部督導高鐵公司,因為其主管機關為交通部,並會於一個月內與交通部協調,擬定彈性作法。
蘇怡寧醫師今(14)天表示,高鐵寧靜車廂跟兒少法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衛福部石部長昨天提到在兒少法方面交通需要親子友善,高鐵寧靜車廂跟兒少法有什麼關係?
蘇怡寧醫師說,根據自己的理解稍微說明一下;高鐵說「寧靜車廂沒有針對兒童」,但這只是法律文字上的「沒寫」,不是實際效果上的「沒影響」。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33條第2項,交通業者有義務提供兒童與孕婦的優先照顧措施。
也就是說,公共運輸在設計服務與規範上,都應該考慮兒童的生理與發展特性,而小孩天生就不可能像成人一樣完全保持安靜;這不是父母不教也不是沒禮貌,而是生理與發展階段的自然現象,所以當高鐵推出寧靜車廂卻沒有在文字上寫明排除兒童,只是說明的時候說「我們是親子友善這個規範不包含兒童」,實際執行時就會出現「要求小孩達到不可能的標準」的狀況,結果反而變成變相地排除或歧視兒童,這正是違反兒少法第33條第2項「要提供照顧措施」的精神。
蘇怡寧醫師認為,高鐵不能只說「我們沒有針對小孩」,卻放任制度結果在現實中傷害了兒童與家庭,這種埋著頭說沒針對的做法,就只是打擦邊球裝作沒看到一樣。意思就是說,現在在高鐵這種做法太過模糊,只是在增加對立而已。
蘇怡寧醫師認為,所以高鐵必須限縮提供寧靜車廂在特定一兩節車廂,專門提供重度精神耗弱者使用,不能全車廂如此規範傷害兒童權益;或是必須在規範上明確書寫清楚這不包含孩童及特定殘疾人士。他也直言,自己不支持設立親子車廂,因為親子友善是普世價值,不應該被局限。要被局限的應該是如第一點所說的去做一兩節極致安寧車廂,進入車廂每個人發一支棒槌,只要有打呼聲就會被趕出去。
台灣高鐵強調,提升車廂寧靜度是針對車廂內講電話、使用3C產品卻不戴耳機等打擾其他旅客的行為,車廂寧靜文化並非針對孩童,過去及現在都會主動提供貼紙或小點心,協助家長安撫孩子,目的在於轉移孩童注意力,並非施壓,希望家長們安心搭乘。
台灣高鐵公司認同孩童是社會共同的資產,需要大家的理解與包容;孩子應該在社會中成長,而非隔離。希望社會大眾能夠一同陪伴、包容孩子在長大過程中的所有笑聲與哭聲,讓台灣社會更加溫暖與美好。
台灣高鐵公司表示,打造更加寧靜、舒適的車廂為社會共識,過往車廂內發生旅客喧譁狀況,經列車人員勸導後,絕大多數都願意配合遵守。台灣高鐵公司誠摯感謝全體旅客對提升車廂寧靜度的支持與配合,也請旅客一起遵守「3C用耳機、玄關講手機、交談降低音量」的乘車文化,從你我做起,發揮更多正向影響力,成就更高品質的台灣公共運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