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使用率創世界第一?台灣76%消費者使用隨行杯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隨著環保意識高漲與政府鼓勵政策推動,無論是塑膠、玻璃、金屬等材質,取代一次性塑膠杯的環保隨行杯,已從生活配件轉變為台灣消費者日常必需品。東方線上最新調查指出,台灣有76%的消費者目前正使用隨行杯,其中75.8% 會隨身攜帶,每週使用3至5次以上的比例高達73%,顯示隨行杯不僅是環保行動,更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據東方線上調查,76%消費者使用隨行杯。(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根據東方線上調查,76%消費者使用隨行杯。(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環保與省錢並重 65%消費者擁有兩個以上隨行杯
調查顯示,台灣有76%的消費者目前正使用隨行杯,女性有使用隨行杯之比例(77.4%)略高於男性(74.6%);而在年齡部分,則是以40~49歲的使用比例最高(79.4%)。

隨行杯使用狀況。(圖/東方線上提供)
隨行杯使用狀況。(圖/東方線上提供)

消費者開始使用隨行杯的首要原因來自「環保」(69.2%),其次為「省錢」(53.0%) 與「方便」(45.3%)。在政府主導的「自備環保杯退5元」政策誘因下,消費者的使用率持續增高。更值得注意的是,65%的隨行杯使用者擁有兩個以上的隨行杯,女性平均持有數(2.2個)略高於男性(1.9個)。許多消費者甚至表示會在工作場所、家中、車上等不同場景放置隨行杯,形塑「複數持有」的新常態。

隨行杯使用數量及原因。(圖/東方線上提供)
隨行杯使用數量及原因。(圖/東方線上提供)

飲料市場受衝擊 使用隨行杯找水喝行為大增 
隨行杯帶來的不只是環保,更直接改變了消費者的飲料購買習慣,超過八成隨行杯使用者會攜帶自備杯去購買咖啡或飲料。其次,消費者更傾向「想喝飲料時先找水喝」或「自製飲品帶出門」,直接壓縮包裝飲料的銷售機會。而隨行杯的普及也產生延伸出新的購買需求,隨行杯相關清潔工具的購買率亦隨之上升,帶動周邊產品市場。

使用隨行杯後產生的行為改變。(圖/東方線上提供)
使用隨行杯後產生的行為改變。(圖/東方線上提供)

東方線上指出,這些行為改變顯示隨行杯正重塑飲料產業格局,包裝飲料市場正面臨潛在銷售衝擊。消費者更願意主動去找水喝,此一行為是明顯增加的,同時則除現了包裝飲料購買明顯減少的現象,且很有可能是受到消費者主動找水喝的替代,因此,從這綜合兩個行為可以得知,隨行杯所造成的行為改變,直接減少了包裝飲料的購買機會(被主動找水喝、自製飲料帶出門等行為取代),明顯的對包裝飲料市場產生了衝擊。

消費者購買偏好 價格、便利性勝過品牌 
在購買考量上,消費者最重視「價格合理」(59.6%)、「方便攜帶」(59.3%) 以及「容量符合需求」(56.2%)。相比之下,品牌影響力相對有限,僅有15.7%的消費者表示會優先考慮品牌知名度。性別差異也顯而易見:女性比男性更在乎「清潔便利性」、「外觀設計」以及「陶瓷塗層不殘留味道」,反映出功能與美感兼具的產品更能吸引女性消費者。

目前仍有24%的消費者未使用隨行杯,原因包括「外出清洗不便」(41.7%)、「隨身攜帶太重」(37.5%) 與「直接購買飲料較方便」(39.2%)。然而,在這些未使用者中,仍有48.5%表示願意未來考慮使用,顯示市場仍具潛在擴張空間。若品牌能改善「輕量化設計」與「便捷清潔」等痛點,將可望吸引更多消費者加入使用行列。

沒有使用隨行杯原因及未來隨行杯使用意願。(圖/東方線上提供)
沒有使用隨行杯原因及未來隨行杯使用意願。(圖/東方線上提供)

東方線上指出,隨行杯使用率高、使用頻率高、隨身率高、使用情景廣,已成為生活中的必須產品。有65%使用兩個以上隨行杯,多個隨行杯的使用已經成為消費者的一種習慣,主動用隨行杯找水喝行為增加,包裝飲料購買行為減少,對於包裝飲料市場產生直接衝擊。在未使用者沒有使用隨行杯的原因部分,外出要清洗很麻煩、直接買飲料就好、隨身攜帶太重為不使用的主因,優化產品設計推出「輕量化、易清洗」設計,未來隨行杯的使用率仍有持續擴大的空間。 

本次調查由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執行,透過「東方快線」網路調查完成,有效樣本數1,000份,涵蓋台灣本島20至64歲男女,於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1%。

 
#一鍵廢到笑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 #直播中LIVE】卓榮泰赴立院施政報告並備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