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水庫裡的清潔劑,與腦袋裡的濁流

文/退休醫師、《要有一個人》作者楊斯棓

水庫裡的清潔劑,與腦袋裡的濁流

​讀此「驚天大發現」,標題一聲「馬德(中天記者林宸佑)抓到了!」,鏗鏘有力,almost a Watergate moment,令人幾乎要為這位記者的勇氣與智慧起立鼓掌。可惜,細讀內文,掌聲未起,只餘一聲嘆息。此非福爾摩斯揭露莫里亞蒂,不過是小學生看見閃電後聽聞雷聲,便「恍然大悟」認定是那道光「劈」出了巨響。

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官網的「烏山頭水庫水質檢測數據」以及水利法規查詢系統。(圖/翻攝自台南旅遊網)
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官網的「烏山頭水庫水質檢測數據」以及水利法規查詢系統。(圖/翻攝自台南旅遊網)

​此文的所謂「邏輯」,是一種智識上的侏儒症,英文世界有個很common sense的講法,叫「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彼此有相關性不代表之間必然有因果關係。但此等基本思維訓練,在今日民粹沸騰、情感先於事實的輿論圈,顯然是奢侈品。

​事件的骨架極其簡陋:一,水庫裝了光電板;二,之後,水中曾檢測「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有時測不出,有時有測出(0.03-0.07 mg/L)。於是,這位「馬德」先生便將兩者打上等號,彷彿發現了什麼不可告人的官商勾結、毒害眾生的大陰謀。

​自來水法規定,自來水水質化學性物質最大容許量或容許範圍如下:

二十二、陰離子界面活性劑(MBAS):0.5毫克/公升。

​也就是說,烏山頭水庫水質檢測數據中,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幾乎只有容許值的十分之一左右,遠遠低於容許值。

​中天記者林宸佑公布的是112年的烏山頭水庫水質數據,但其實官網可以查到114年的數據,114年的數據,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更低,幾次檢查結果,從「未檢出」到0.03mg/L。

​另外還有一可笑之處在於這是一種典型的「後此謬誤」(Post hoc fallacy)。公雞啼鳴,然後太陽升起,於是乎,公雞以為太陽是他叫出來的。這等「baby logic」,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成為一篇報導的核心,並引發一群人的「擔憂」,足見今日公眾的科學素養,已退化至何等堪虞的境地。

​一個現代水庫,尤其是位處文明社會的烏山頭,其水源所流經之處,豈是真空無菌的實驗室?上游的家庭廢水、農人施作、太陽能觀光遊艇的維護,或艇上的遊人隨手,或多或少都會「貢獻」水庫陰離子界面活性劑,這是人類現代文明的產物,它無處不在,像空氣中的微塵。

​將陰離子界面活性劑(而且是容許範圍)的「存在」武斷地歸咎於光電板,不只是智力上的懶惰,也是用心上的險惡。更具黑色幽默的是,文中也承認,其濃度「符合標準」。這就等於說,你在一個人的血液中驗出了酒精,濃度遠低於酒駕標準,卻大聲疾呼:「抓到了!他體內有酒精!他是不是昨晚在烏日啤酒廠裸睡?」

這是荒謬的。在標準之內,甚至遠遠低於容許標準,意味著其存在對整體生態的影響微乎其微。追問來源是合理的,但將矛頭唯一指向一個最新、最顯眼的新事物,不過是人類古老的、對未知抱持非理性恐懼的巫術思維。

整齣鬧劇,真正污染水質的,恐怕不是那符合標準、遠低於標準容許值的陰離子界面活性劑。

​真正的污染物,是彌漫在空氣中,那種反智、反科學、訴諸情緒的思維怠惰病毒。

當一個社會不再信任科學,不再尊重數據,只憑藉時間上的巧合和煽情的想像力來聲稱「弊案」,那麼這個社會的腦細胞,將比水庫的生態系統要先一步壞死。

烏山頭水庫的水質,有專業儀器檢測,定期出具報告;但人心的混濁,沒有任何儀器可以測量。

​(圖表來自: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官網的「烏山頭水庫水質檢測數據」以及水利法規查詢系統、圖片引用自:台南旅遊網,原始標題為:烏山頭水庫太陽能動力載客小船正式開航)

外稿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 #直播中LIVE】卓榮泰赴立院施政報告並備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