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林昀萱報導
7縣市民眾慎防熱傷害。(圖/中央氣象署)各地天氣晴朗炎熱,中央氣象署發布7縣市高溫資訊,今(15)日中午前後臺北市、新北市、臺南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桃園市、新竹縣、雲林縣、屏東縣為黃色燈號,氣溫達36°C以上。
氣象署指出,今日臺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嘉義以南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清晨東半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明日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東部、東南部、大臺北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高屏地區及其他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
準風神颱風來勢洶洶,不論中心是否登陸台灣都難以避免共伴效應。(圖/林老師氣象站)位於關島附近海面的低壓系統持續整合發展中,可望在18、19日生成「風神颱風」。氣象專家林得恩在「林老師氣象站」表示,準風神颱風來勢洶洶,最新路徑預測各國模式仍相當分歧。不過,不管颱風中心有無登陸臺灣,在這個季節,其與環境東北風產生共伴效應的額外降雨,幾乎是無法避免的,19日到22日準風神距離臺灣最近,風雨浪的影響也將會是最大!美國NCEP模式認為走巴士海峽,且非常靠近臺灣,直接侵襲臺灣機會增大,這條路徑,對我臺灣最不友善;歐洲EC-AIFS模式則較昨天路徑更往南調,走巴士海峽,較偏菲島北部陸地通過,這條路徑,顯示太平洋高壓東退勢力也最為微弱。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會與環境的東北風肇生共伴效應的額外且連續降雨,要特別注意防範;歐洲ECMWF模式路徑則折衷走巴士海峽,偏菲島北部陸地或外海後,朝南海繼續前進。
氣象粉絲專頁「觀氣象看天氣」也分析,今年夏季初秋表現十分優異的AI模式Google-FNV3系集,在最新預報上有所北調,大致上仍然分為兩派,主要是週五以後,太平洋高壓的強弱變數還是較大,但19日後共識度較高,多數認為東北季風增強,會將準風神吹往西南方向移動,並逐漸減弱。
準風神颱風路徑變化大,北東防共伴效應炸雨。(圖/觀氣象看天氣臉書)由於整體路徑有所變化,19日起北部及東部地區,都要留意共伴效應所帶來的雨勢,並可能持續3天以上。在氣象署的一週天氣預測圖上,也可以看到從19日起一路滯留在東北部近海的滯留鋒,依照目前模式的預測,這個配置就是非常典型的共伴效應型態,惟雨勢大小仍要視其發展與實際路徑而定,先提醒週日以後,如要前往光復災區救災、農漁民、或是有安排活動的朋友們,務必留意天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