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初步調查發現,當班事務長雖已得知孫姓空服員身體不適並調整工作分配,但未有書面紀錄,亦未通報機長、啟動機上醫療連線(MedLink)機制或廣播尋求機上醫師協助,也未聯繫救護車。事後的組員報告中,也未註記該名組員身體不適狀況。(圖/資料照)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今(15)日於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進行「長榮空勤人員因病延誤就醫,應立即檢討航空業職場健康保障飛行安全」專題報告。對於長榮航空空服員疑似抱病執勤、返台後不幸身亡一事,民航局長何淑萍表示,已派員赴長榮了解整體作業流程,並要求公司全面檢討改進,包括作業SOP、通報及應變機制,同時也將針對長榮請假制度「缺乏彈性」部分,要求配合勞動部檢討改善。
民航局說明,涉案航班為9月22日台北飛往米蘭的BR95班機,機型為B787,載客272人、派遣12名客艙組員,符合《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最低派遣人數規定。航程中安排每位組員輪休4小時10分鐘,返程BR96航班於24日執勤,飛行時間12小時27分,每位組員輪休3小時35分。孫姓組員於回程時出現不適,下機後由地勤人員陪同就醫,後轉送林口長庚醫院,再轉至台中中國醫藥大學急診,10月10日晚間不幸過世。
初步調查發現,當班事務長雖已得知組員身體不適並調整工作分配,但未有書面紀錄,亦未通報機長、啟動機上醫療連線(MedLink)機制或廣播尋求機上醫師協助,也未聯繫救護車。事後的組員報告中,也未註記該名組員身體不適狀況。
何淑萍指出,民航局在12日晚間獲報後即要求長榮說明,惟13日提供的內容過於簡略,因此14日即派員赴長榮深入了解作業細節,包括當班事務長是否通報機長、SOP執行流程是否到位等。她證實,機長並未得知組員身體不適的情況。
何淑萍強調,民航局已要求長榮針對SOP、通報、應變及醫療協助程序進行檢討與改進;同時,也注意到外界關注的請假制度問題。她表示,部分空服員反映公司內部請假機制過於僵化、缺乏彈性,民航局將要求長榮與勞動部共同檢討,確保勞動權益不受侵害,必要時在公司與工會的勞資座談中深入討論。
民航局長何淑萍(右1)表示,已派員赴長榮了解整體作業流程,並要求公司全面檢討改進,包括作業SOP、通報及應變機制,同時也將針對長榮請假制度「缺乏彈性」部分,要求配合勞動部檢討改善。(圖/記者李育道攝影)民航局表示,將持續追查長榮航空在事發前是否落實健康檢查與身體狀況確認程序,同時針對組員前30天的飛航、值勤與休息時數展開比對。未來將加強監控各航空公司組員的飛行時數與疲勞管理,避免因高飛時、長工時或請假壓力導致身心健康風險。
此外,交通部也在會中審查《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涉及職場霸凌防治與罰鍰加重等內容,交通部表示尊重主管機關勞動部後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