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陳慈鈴報導
網購商品要小心,跨境購入違禁品可能挨罰15萬。(示意圖/資料照)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便利,經常會透過海內外網購消費。但很多人不知道,有些跨境產品看似平常,但實際上可能已經觸法。眼見聖誕節將近,財政部關務署台中關就查獲多起違反《植物防疫檢疫法》第24條規定的聖誕裝飾植物產品,移送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裁罰,最高可處15萬元罰鍰。
跨境網購違法最高裁罰15萬元
台中關近日於海運快遞貨物中,查獲多件聖誕裝飾植物產品案件,如原木接假樹葉,經移送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已依違反《植物防疫檢疫法》第24條規定,裁罰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不得在海運快遞貨物專區進口的貨物
依據《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3條規定,屬《關稅法》規定不得進口之物品、管制品、侵害智慧財產權物品、進口生鮮農漁畜產品、活動植物、保育類野生動植物及其產製品,不得在海運快遞貨物專區辦理通關。
網購不能快速通關的常見貨物
例如食品、藥品、通訊產品、輪椅、美容儀器、家用電器、襪子及毛巾等。上述產品多涉及輸出入規定或屬應課徵貨物稅及反傾銷稅。依《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12條規定,皆不得採取簡易申報通關,應以一般進口報單申報進口,但實際上很多人仍以簡易報單辦理通關。一旦被海關發現,將造成貨物通關時間延宕,進口人或報關業者也會被要求,改以一般進口報單申報,或自海運快遞專區移至其他貨棧辦理通關作業。
違法進口恐受刑事處分
如經海關查驗結果發現實際來貨與申報內容不符,不論是出於偽報、匿未申報、短報或漏報,均構成虛報行為,除移請主管機關裁罰外,進口人還可能受到刑事處分(如違反《藥事法》、《植物防疫檢疫法》等),或依《海關緝私條例》相關規定裁處罰鍰或沒入。提醒購買跨境電商貨物前,應先確認該貨物是否涉有輸入規定,倘對輸入規定有所疑問,建議先洽詢海關或主管機關釐清,以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