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據《德國之聲》16日報導,歐盟面對俄羅斯持續挑釁,決定強化防禦力。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歐盟「別無選擇,必須建立起對抗俄羅斯的防禦體系」,並公布「防禦準備藍圖」,為可能的俄羅斯攻擊做準備。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表示,即使烏克蘭戰爭結束,歐洲所面臨的危險也不會消失。(圖/美聯社/達志影像)打造無人機防禦系統
卡拉斯在布魯塞爾指出,歐盟計畫打造一套全新的「無人機防禦系統」,將涵蓋「陸、海、空、太空與網路」五大領域,預計2026年開始運作,2027年底前全面啟用。
這項計畫的一部分,被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形容為「無人機牆」(drone wall)。隨著俄羅斯近期頻繁派遣軍機與無人機侵犯歐盟空域,相關呼聲也愈來愈高。
卡拉斯強調:「無人機正在重新定義戰爭樣貌,擁有無人機防禦系統已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需品。」她同時指出,雖然目前「俄羅斯沒有能力對歐盟發動直接攻擊」,但「未來幾年內可能會重新整軍備戰」,因此歐盟必須提前準備。卡拉斯也提醒,「即使烏克蘭戰爭結束,危險也不會消失。」
東翼防線同步強化
除了無人機防禦計畫,也將啟動名為「東翼守望」(Eastern Flank Watch)的防禦計畫,預計將在2028年底前全面強化與俄羅斯、白俄羅斯接壤的邊境,包括陸、海、空防禦設施。
立陶宛國防部長薩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在會議上表示:「保護東部邊界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她警告,俄羅斯正在「明顯加強對歐洲的混合戰手段」,並強調「應該更早啟動防禦措施,因為目前事件的發生頻率正在快速上升。」
建立統一軍工市場
歐盟同時考慮發展「歐洲天空之盾」(European Air Shield)與「歐洲太空之盾」(European Space Shield),用來防禦飛彈並保護太空資產。范德萊恩指出,「近期的威脅已經顯示歐洲正面臨風險」,她認為這些新計畫能成為「推動歐洲防禦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並大幅提升歐盟防衛生產能力。
無人機正全面改寫戰爭樣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目前歐盟尚未公布這些專案的預算金額或資金來源,但計畫目標是整合各會員國軍隊與軍工產能,建立「統一且高效率的歐盟防禦市場」,讓軍工業能「快速且大規模地供應」所需設備。
傳統上,歐盟在防務上角色相對薄弱,主要由各國政府與北約主導。但這也導致歐盟防禦產業逐漸萎縮。儘管如此,歐盟自2021年以來的集體防務預算仍已翻倍,達到4,000億歐元(約新台幣14兆元)。
各國領袖下週決議是否通過計畫
歐盟27個成員國領袖將於10月23日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討論是否正式批准這項「歐洲無人機防禦倡議」及其他旗艦防務提案。屆時,各國不僅要評估歐盟能否有效牽制俄羅斯,也將決定各自願意在防禦支出上「為整個歐洲的安全利益」付出多少代價。
卡拉斯最後強調:「歐盟現在需要的是行動,而不是觀望。」她呼籲歐洲各國「以共同的決心,為未來的和平與安全築起堅實防線」。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