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2025年10月國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顯示,景氣展望與消費意願齊升,民眾對未來經濟走勢轉趨樂觀。普發現金政策亦激勵民間消費力,41%民眾表示將用於旅遊與日常支出,32%則規劃投入投資市場。景氣回溫搭配現金刺激,帶動「敢花、敢投資」氛圍蔓延,台灣內需動能可望持續升溫。(圖/資料照片)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最新一波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整體景氣的看法持續轉佳,不僅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走升,大額消費與風險性投資意願也呈現同步回溫。整體而言,台灣民眾對於2025年國內經濟成長的信心日益增強,展現出面對全球不確定局勢下,經濟基本面逐步穩定所帶來的信心回升。
國泰金控本月調查顯示,景氣現況樂觀指數已上升至 -12.8,景氣展望樂觀指數則來到 -14.5,雖仍為負值,卻已較過往明顯改善,代表悲觀氣氛正逐步退散。值得注意的是,大額消費意願指數回升至 5.9,創下近月新高,而耐久財(如汽車、家電)之消費意願亦走揚至 -14.1,顯示在經濟逐步回穩、通膨壓力可控的背景下,民眾的消費信心正逐步回溫。
房市方面,儘管買氣尚未全面回籠,但指數亦出現溫和改善。買房意願微幅上升至 -45.1,賣房意願也提升至 -32.4,反映出對價格盤整與政策觀望後,市場心態正朝穩定方向發展。
在對明年整體經濟成長的預期上,調查結果也顯示出一股轉為樂觀的趨勢。高達 67% 的民眾預期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超過3%,平均預期值來到 3.42%,雖仍低於主計總處8月預測的 4.45%,但與前期調查相比,顯示民間對於經濟回升的認知正在強化。
相較於對經濟成長的相對保守,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則略為偏高。調查指出,對2025年全年通貨膨脹率的平均預期為 2.25%,高於主計總處預估的 1.76%,且有60%的受訪者認為明年通膨可能超過2%。這反映出民間對物價敏感度仍高,未來物價穩定與民生支出壓力仍是政策觀察重點。
資本市場方面,美國聯準會(Fed)降息政策逐步落實,全球主要央行亦釋出寬鬆訊號,帶動全球股市震盪走高,也間接提振台灣民眾對資本市場的信心。調查顯示,對台股的樂觀指數上升至 24.8,創下近一年來新高;風險偏好指數亦同步升高至 17.2,代表民眾對於股票、基金等風險性資產的接受度明顯提高,市場情緒趨於正向。
針對政府普發現金政策的使用方向,國泰金控調查結果指出,約41%的民眾計劃將現金用於旅遊及消費,其中以國內旅遊(26%)為主,另有15%的民眾希望安排海外旅遊;32%的民眾表示會將資金投入投資市場,包括股票、基金與外幣等;另有14%的民眾選擇保守儲蓄。整體而言,現金發放政策已部分轉化為消費與投資動能,有助於支持第四季經濟成長。
至於備受關注的「好孕3方案」對生育行為的影響,調查結果則顯示政策效益仍有限。僅有3%的受訪者表示將「明顯提高」生育意願,16%表示會「部分提高」;而高達44%認為政策對其家庭生育決策影響有限,甚至有37%的民眾直言完全沒有影響。此一結果反映出台灣少子化問題背後的複雜社會結構與價值觀轉變,亦突顯出單一補貼政策難以根本性扭轉趨勢,未來仍需更全面的社會支持系統作為配套。
綜觀整體調查結果,2025年10月的經濟信心出現溫和回升,消費與投資意願同步改善,股市情緒轉佳,也為下半年經濟注入一股正能量。然而,民眾對通膨仍持謹慎態度,對房市仍顯觀望,而政策對特定社會行為(如生育)影響力仍有限。未來如何善用財政工具穩定內需、鼓勵長期投資與人口政策整合,仍將是政策制定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2025年10月國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顯示,景氣展望與消費意願齊升,民眾對未來經濟走勢轉趨樂觀。普發現金政策亦激勵民間消費力,41%民眾表示將用於旅遊與日常支出,32%則規劃投入投資市場。景氣回溫搭配現金刺激,帶動「敢花、敢投資」氛圍蔓延,台灣內需動能可望持續升溫。(圖/國泰金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