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王文承報導
台灣豬(圖/翻攝自農委會臉書)台灣防疫防線再度面臨重大考驗!農業部今(2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證實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發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經檢驗後呈現陽性反應。截至目前,相關單位已撲殺195頭豬隻,並啟動回溯調查。這是自2005年以來,台灣首度出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對於防疫成果與養豬產業構成重大挑戰。消息一出,立刻在網路上掀起熱議,許多民眾擔憂非洲豬瘟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對此,專家與各國防疫機構皆強調,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類」。
非洲豬瘟病毒不會感染人類
根據農業部資料,非洲豬瘟(ASF)是由DNA病毒引起,具高度傳染性,專門感染家豬與野豬。雖然同為豬隻疫病,但與由RNA病毒引起的豬瘟屬不同病毒類別。非洲豬瘟目前無疫苗、無藥可醫,因此防疫工作至關重要。
然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已明確指出,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類,並非人畜共通疾病(zoonotic disease),因此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威脅。
美國農業部(USDA APHIS)、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以及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病毒學專家也一致表示,無論是接觸感染豬隻,或是食用其肉品,都不會對人體構成風險。
為何非洲豬瘟不會傳染人?
宿主專一性(Host Restriction):非洲豬瘟病毒僅能在豬隻體內複製,無法侵入或在人體細胞中繁殖,因此無法對人類造成感染。
食物安全考量:即使豬肉含有病毒殘留,只要經過高溫烹煮(攝氏70度以上,持續30分鐘)即可有效殺死病毒。各國公共衛生機構皆強調,合法檢驗與妥善處理後的豬肉是安全的。
間接傳播風險:雖然病毒不感染人類,但人類仍可能成為被動帶原者。例如:鞋底、衣物、行李或未妥善處理的豬肉製品,都可能將病毒帶入豬場,引發豬與豬之間的傳播。因此,防疫工作仍不可鬆懈。
豬肉經適當烹煮可安心食用
專家表示,即便豬肉或其製品受到非洲豬瘟病毒污染,只要經高溫加熱就可滅活病毒。常見的料理條件(攝氏70度以上加熱30分鐘)足以消滅病毒。只要豬肉來源合法,經過檢驗與烹煮,民眾無需擔心,可以安心食用。
防疫重點:阻斷環境與人為傳播
非洲豬瘟病毒在環境中具有高度耐存活性,可在冷藏或冷凍的豬肉中存活數月甚至數年。因此,防疫關鍵在於阻絕病毒藉由人為或物品傳播。
非洲豬瘟雖不會感染人類,但一旦疫情擴散,將對台灣養豬產業、民生經濟與出口市場造成重大衝擊。台灣目前是亞洲唯一獲認定為豬瘟、口蹄疫與非洲豬瘟「三大非疫國」之一,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必須全力守護。專家呼籲民眾:無需恐慌,但務必提高警覺,遵守防疫規範、慎選食材來源,才能共同守住防線。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ppfegqLLY&t=14s
▼非洲豬瘟比口蹄疫更兇猛! 經損恐破2000億..應變中心:非人畜共通.不會肉傳人!(影片來源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