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榮良/高雄報導
借屍還魂爭獎卻贏的不光彩!高雄市苓雅區某國小舞蹈班去年以作品《侗錦相織繡情長》榮獲全國學生舞蹈比賽「特優獎」;卻有眼尖家長向《三立新聞網》爆料,小紅書上流傳一段央視春晚表演,論舞步、道具、橋段幾乎「複製貼上」舞蹈班學童身上,極度詭異,不僅事涉抄襲,更憂心統戰無聲殺進校園。負責編舞的劉姓老師身份為陸配,被抓包抄襲時,還大言不慚說:「我們大陸那邊~都是這樣抄來抄去」。校方證實,劉師非原創,而是網購大陸作品完整版影片照抄,已終止聘約。針對是否追回獎項?教育部調查中。
苓雅區某國小舞蹈班在全國比賽獲獎,卻被眼尖家長發現抄襲央視春晚表演,根本「複製貼上」。(圖/民眾提供)國小5年級舞蹈班學生舉手投足不輸職業舞者,隨著民族音樂翩翩起舞,以作品《侗錦相織繡情長》,一舉奪下113年全國舞蹈比賽國小A團體乙組民俗舞「特優獎」凱旋歸校,校方張貼海報狂賀、猛賀、用力賀,其中編舞劉姓老師功不可沒,名字放第一個感謝;未料,她卻被家長爆料便宜行事,抄襲大陸央視春晚表演,將兩個影片對比就很明顯,論舞步、道具、橋段幾乎「複製貼上」,就那麼剛好,劉師身份被起底為陸配,挑動家長敏感神經,憂心統戰無聲殺進校園。10月10日事件曝光,全校炸鍋,小朋友錯愕,媽媽們老淚縱橫,大家為了比賽白忙一場。
校方張貼海報狂賀、猛賀、用力賀,其中編舞劉姓老師功不可沒,名字放第一個感謝。(圖/民眾提供)更扯的是,劉姓老師面對質疑,竟大言不慚:「我是有參考啦~我們大陸那邊,都是這樣抄來抄去」似乎不認為自己有錯;10月12日校方深入調查,才發現事件不單純,但記者求證輔導室不正面回應,反而急著反問:「你影片哪來的?」試圖先發制人。
原來劉師是從網路平台搜索到參考作品,進一步從販售舞蹈作品影片的網路商家購買完整版,本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被家長抓包。校方解釋,以上行為並未被告知,讓校方以為舞作為劉師原創。雖然已超過比賽結束 3 日內檢舉期限,但此舉讓學生面臨參賽資格及獎次被取消風險,就怕重蹈覆徹,立即決定停止劉師手邊正操刀11月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初賽作品編排,時間緊迫,大夥無奈全部打掉重練。
上半部為舞蹈班比賽畫面,下半部為大陸春晚表演畫面,家長乍看之下分辨不出來哪個才是自家孩子的表演。(圖/民眾提供)校方強調,114學年度起,合作編舞教師須簽訂「作品創作說明暨原創性確認書」,以避免重蹈錯誤情事。針對統戰一說,認為舞蹈、音樂無國界,應該展現包容、尊重,學校以教學為目的,不會牽扯意識形態。
教育局則說,劉師是依據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第三條第二項規定:「學校藝術才能班因課程安排需要聘任兼任教師,得由校長就校外具藝術專長者聘任。」案發後,已終止聘約,將責請學校依據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相關規定召開會議議處,審查違規情事。至於是否追回舞蹈班「特優獎」?因為事涉全國比賽,由教育部調查後判定。
至於是否追回舞蹈班「特優獎」?因為事涉全國比賽,由教育部調查後判定。(圖/民眾提供)市議員張博洋表示,「中配」、「校園」、「統戰」,全部都是敏感字眼,教育局應該介入調查,確保校園安全未受「異國人士」影響。張博洋質疑,根據全國舞蹈比賽的實施要點,民俗舞規定的是「具我國民風特色之舞蹈,含廟會祭典舞蹈、節令舞蹈、鄉土舞蹈、原住民舞蹈等類」,本次得獎舞蹈除了代表中國侗族的「侗錦相織繡情長」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學校表演「歡樂青康藏」,指導單位教育部是支持九二共識還是一中原則?
張博洋呼籲教育局應儘快督促學校成立輔導機制,畢竟對學童來講,辛苦許久好不容易獲得殊榮但是卻因為外聘老師的不良行為捲入風波,需要有相關心輔機制關心與陪伴。針對該中國籍配偶,張博洋表示目前尚無其他事證證明抄襲行為與統戰有直接關聯,但質疑,該不會購買舞蹈影片的錢也是跟學校申請的吧?
事實上,2013年舞蹈班就爆出新進老師不會跳舞,反而要學生看影片自學,剩下的時間玩遊戲,孩子回家跟爸媽說,事件才曝光;當年遭控訴的陳老師鏡頭前聲淚俱下,坦承自己學的是表演藝術,早已表明不會跳舞,就怕拒絕派任,要被記申誡,10年不得調動,只好趕鴨子上架。校方則推諉,老師是經由教育局派任,根本不知道不會跳舞。
根據教師介聘規範,學校有缺額得透過教育局辦理增額,校方無法拒絕派任的老師,而老師若無故放棄已達成的介聘,10年內不得再申請介聘,並可能受成績考核等相關規定議處,最終兩敗俱傷。舞蹈班成立於民國70年,擁有44年底蘊,如今再添一筆黑歷史,老師借屍還魂爭獎項卻贏的不光彩,讓滿懷舞蹈夢想的小朋友一夕夢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