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鴻海近期旺得不得了,與其在美國佈局及輝達合作有密切關聯。圖ComputeX2025 鴻海劉揚偉 輝達黃仁勳(圖/記者鄭孟晃攝影)輝達(Nvidia, NVDA.O)執行長黃仁勳於台灣時間29日華盛頓 GTC 大會中重申對人工智慧(AI)長期發展的樂觀態度,駁斥市場對「AI 泡沫」的擔憂,並預期公司新一代晶片在未來數季將創造高達 5,000 億美元營收,帶動台系 AI 供應鏈普遍走強。黃仁勳表示,企業願意為 AI 工具付費,反映真實市場需求,AI 將徹底改變全球經濟結構。他指出,目前市場對 AI 投資的疑慮「被過度放大」,實際應用正快速擴張至工業、運輸、能源與自動化領域。消息激勵輝達股價大漲近 5%,市值突破 5 兆美元。
群益證券投顧指出,此次發言緩解市場對 AI 投資泡沫的恐慌情緒,對台灣供應鏈帶來正面激勵效應。主要受惠廠商包括鴻海(2317)、廣達(2382)、緯創(3231)、英業達(2356)、技嘉(2376)、華碩(2357)、神達(3706)、華擎(3515)及緯穎(6669)。群益報告認為,黃仁勳提到的5,000億美元營收預期,將推動AI伺服器建置需求持續上升,台系代工與零組件廠有望延續動能至2026年。法人預期,鴻海與廣達將受惠輝達新平台Rubin與Blackwell伺服器量產,緯穎與技嘉則因高階AI伺服器設計出貨增加,營運前景持續看俏。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