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周刊
三立董事長張榮華(左)與總經理高明慧。串流平台崛起、AI浪潮席捲全球,老牌電視台該怎麼突圍?當觀眾一手滑開Netflix、Disney+,收視習慣被徹底改寫,有線電視普及率甚至跌破五成,傳統媒體正面臨一場「生死轉型」。
就在這樣的時刻,重量級影視集團三立電視,11月3日舉辦「2025內容創新發布會」,現場眾星雲集、科技味十足,舞台和展場設計讓人以為誤入頂級品牌手機發表會。
各大電視台高層、品牌代表甚至OTT平台高層和多家國際知名科技廠商代表全到場,就為一探三立要如何打這場「內容創新戰役」。
三立的內容創新發布會十分具科技感,現場還有許多AI互動。(圖/今周刊)「隨著國際平台的崛起,AI浪潮曲捲全球,影視產業正面臨非常困難的時刻。」
站上三立「2025內容創新發布會」舞台,一身幹練白色套裝的三立總經理高明慧這席話,讓台下各大電視台高層都很有感。
這是由於近年來,Netflix等網路串流影音服務(OTT)崛起,有線電視訂戶數節節下滑,產業正陷入劇烈轉折,連立法院都關切有線電視普及率已經跌破五成,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提出對策。
鏡頭轉到南韓,卻有另一番景象,韓國政府以K-pop為國家戰略核心,不僅任命韓星G-Dragon(GD,權志龍)擔任今年APEC峰會宣傳大使,BTS隊長RM(金南俊)更受邀在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發表演說,呼籲各界投資文化,與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等科技巨頭並列為講者。不只是外銷,文化更是韓國最有力的外交語言。
反觀台灣,文化界卻常被要求「丟掉那隻要飯的碗」,顯示影視與藝文產業仍被視為「成本」而非「投資」。
在AI改寫內容生產、國際平台洗牌加劇的此刻,三立高調舉辦這場「內容創新發布會」,不只是新作品發表,更是對業界釋放出幾個關鍵訊號。
國內各大媒體和電視台高層、製作人、品牌代表甚至OTT平台高層全到場,就是要看三立想打什麼牌。OTT強敵環伺 三立要組「影視台灣隊」打國際賽
長年堅持自製內容的三立,不僅是國內獎項的常勝軍,近年獲得亞洲電視大獎等國際大獎肯定。然而,華麗成績背後,是極高的製作成本與龐大人力投入。
據了解,三立此次在 3 日內容發表會上公布的新作中,多個專案製作費動輒破億。過去這些大製作雖於國內屢屢掀起話題、收視與口碑兼收,但在國際 OTT 平台全面壓境的競爭下,即使與 Netflix、Discovery 等國際級業者合作,回本仍極具挑戰。
「小製作不是不行,而是大規格與國際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隨著品牌客戶與企業也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也要有足夠好的內容,對應資金的期待,未來的內容策略將全面「出海」,以國際規格打造能跨國流通的作品。
他進一步指出,「就像串流平台的作品能跨越語言與地域吸引觀眾一樣,三立此時舉辦內容創新發表會,就是要向各界宣示——未來的三立,做的不只是台灣市場,而是要走向全球舞台。」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有完整供應網,三立也盼望透過策略聯盟,號召影視產業鏈的製作公司、後製特效、音樂、行銷與品牌夥伴,共組「影視台灣隊」,讓內容產業不再單打獨鬥,而能「打群架」出擊,以團隊戰力迎戰國際競爭。
三立電視總經理高明慧則在致詞時強調:「三立不只是做節目,我們輸出的是台灣的軟實力。」她進一步指出,「今天這場內容創新發布會,不只是發布會,而是一場共創未來的邀請。」
三立、華視與文策院之前聯手推出的實境節目《上船了各位!》獲得第29屆亞洲電視大獎,這次要推出的跨國實境節目《請世界吃桌》,則是由台北101董事長、藝人賈永婕擔任製作人,隋棠、藍正龍、浩子、陳隨意以及美食YouTuber千千等人組成「辦桌台灣隊」,將赴澳洲雪梨歌劇院、日本熊本城、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等全球知名地標前「辦桌」,希望把台灣辦桌文化帶上世界舞台。
賈永婕說,希望企業能和台灣美食結合,一起讓世界看到台灣。
右起千千、賈永婕、隋棠、陳隨意。結合AI和內容 媒體公司要轉型科技公司?
除了要組「Team Taiwan」打群架,在內容上,三立也積極透過AI等新科技轉型。高明慧就直言,「未來三立要以媒體內容為核心的科技公司做努力。」
3年多前,三立成立了「創造智能」,負責三立所有的社群維運和數據分析,就是希望能讓「AI」與三立最擅長的「內容」深入結合。
目前三立已經透過AI生成八點檔場景、編劇,透過AI篩選國際外電、以及透過大數據,讓綜藝節目內容更豐富。
在今年的「傳藝金曲獎」中,三立也首度嘗試以生成式AI技術製作主題宣傳片,原本需要耗時4-5個月,耗資百萬的影片,僅花7日完成,成本也能減少。而這些技術也都能運用在客戶端,節省客戶的拍攝預算。
三立總經理高明慧。高明慧指出,過去幾十年,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非常努力,如今已經成為全球科技鏈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這些是台灣的硬實力,未來,三立也希望說好台灣的故事,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