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鳳凰颱風、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機會高!專家詳解每天降雨趨勢、變化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氣象專家吳聖宇午間表示,上午8點的路徑資料出來,大趨勢仍不變,明天(10日)進入南海,週二(11日)逐漸北轉靠近,週三(12日)進入台灣海峽南部並且逼近中南部沿岸,晚間可能登陸,登陸點仍不確定,週四(13日)進入東部海面並且繼續遠離。

吳聖宇午間表示,上午8點的路徑資料出來,大趨勢仍不變,明天(10日)進入南海,週二(11日)逐漸北轉靠近。(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吳聖宇午間表示,上午8點的路徑資料出來,大趨勢仍不變,明天(10日)進入南海,週二(11日)逐漸北轉靠近。(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吳聖宇說,接近的過程持續減弱,週三進入海峽後減弱會更為明顯,登陸後有可能快速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或是進入東部海面後就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或轉化為溫帶氣旋),滯留在台灣上空的機會低,仍不能排除登陸後中心沿著中央山脈北上並逐漸減弱消散的機會,但應該以穿過台灣進入東部海面的可能性較高。

今(09)日下半天起東北季風增強,晚間鳳凰颱風外圍水氣靠近,迎風面地區就會逐漸開始有下雨的機會。

今(09)日下半天起東北季風增強,晚間鳳凰颱風外圍水氣靠近。(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今(09)日下半天起東北季風增強,晚間鳳凰颱風外圍水氣靠近。(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週一(10日)隨著鳳凰颱風水氣移入趨於明顯,跟東北季風交互作用,北部、東半部要注意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會,共伴效應的狀況逐漸會出現。中南部有短暫陣雨機會但應該還是以山區為主。

週一(10日)隨著鳳凰颱風水氣移入趨於明顯,跟東北季風交互作用。(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週一(10日)隨著鳳凰颱風水氣移入趨於明顯,跟東北季風交互作用。(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週二(11日)颱風的位置跟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機會很高,北部、東半部降雨明顯,可能達豪雨或以上等級。中南部降雨也將慢慢增多,尤其南部地區,不過應該還是比較局部性,山區比平地容易降雨,雨量也還不大。

週二(11日)颱風的位置跟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機會很高。(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週二(11日)颱風的位置跟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機會很高。(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週三(12日)颱風本體環流要進入台灣海峽並且中心趨向中南部沿岸,共伴效應的位置將有機會往北抬到台灣北方海面,比較遠離台灣陸地,但是北部、東半部仍有降雨,尤其是花東地區仍持續受東南風影響,降雨還是會蠻明顯的。中南部的降雨隨著颱風本體靠近也會逐漸增多,中心趨向的位置仍可能會導致降雨分布不均的情況,還要觀察到時實際的情況。

週三(12日)颱風本體環流要進入台灣海峽並且中心趨向中南部沿岸,共伴效應的位置將有機會往北抬到台灣北方海面。(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週三(12日)颱風本體環流要進入台灣海峽並且中心趨向中南部沿岸,共伴效應的位置將有機會往北抬到台灣北方海面。(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週四(13日)颱風經過並且進入東部海面,經過台灣上空的時段可能落在上午之前,上午到中午之間應該已經進入東部海面並且逐漸離開,預報都顯示在這段過程中颱風正在持續減弱中,結構會明顯變得不對稱,降雨的狀況不好預估,但應該還是各地有雨,模式大多顯示北部、東北部山區有相對較大的累積雨量,應該還是跟北風、東北部與雪山山脈地形的交互作用有關。颱風減弱的越快、走得越快,下半天到晚間降雨減緩的速度也會越快。

週四(13日)颱風經過並且進入東部海面。(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週四(13日)颱風經過並且進入東部海面。(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週五(14日)大致就已經恢復東北季風型的天氣,迎風面仍有較高的降雨機會,中南部則恢復多雲或有陽光的情況。

週五(14日)大致就已經恢復東北季風型的天氣。(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週五(14日)大致就已經恢復東北季風型的天氣。(圖/翻攝自吳聖宇臉書)

吳聖宇也表示,這次的風也會很大,雖然颱風靠近過程在減弱,但是配合東北季風的影響,颱風還未靠近之前在各地沿海以及外島地區就已經會有8-10級或以上的強陣風機會,颱風環流靠近過程以及中心登陸點附近也有機會出現較強的風力,不過登陸時還剩下多少威力目前仍然不好說,雖然整體來看這次鳳凰颱風過境的影響應該是雨大於風,不過風力的部分仍然是不可小覷。

#鳳凰颱風動態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