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施郁韻報導
鳳凰颱風明日、週三「共伴效應」最劇烈,北部及東半部有發生大量致災雨的潛勢。(圖/老大洩天機)「鳳凰」颱風維持中度颱風上限強度,目前已通過呂宋島,正在南海重新整合,中央氣象署指出,最快今(10)日下午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明日不排除發布陸警。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明日、週三(11、12日)鳳凰的共伴效應最劇烈,北部及東半部有發生「大量致災雨」的潛勢。
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風雨浪,愈晚愈大!」今日天氣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水氣移入的影響,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大臺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降雨機率增高,雨勢愈晚愈加明顯,目前估計降雨強度在大雨至豪雨等級之間;尤其是大臺北地區及宜花地區雨勢集中、持續且顯著,更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發生的機會。
基隆北海岸、大臺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降雨機率增高,雨勢愈晚愈加明顯。(圖/翻攝自林老師氣象站臉書)林得恩說,臺南以北、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及各離島局部地區易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的強風;其中,苗栗至彰化、恆春半島及澎湖有平均風有9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發生的機會。各沿海風浪也大,浪高可以來到3至5米左右,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含蘭嶼、綠島)、西南部、恆春半島沿海及澎湖也有長浪發生的機會。
吳德榮在「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指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日鳳凰外圍及共伴效應逐漸增強,北部及東半部的降雨逐漸加劇,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亦轉有明顯降雨;北、東雲多降雨,氣溫降、明顯轉涼。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1至26度、中部21至32度、南部21至32度、東部20至28度。
吳德榮提到,最新模式模擬顯示,明日、週三(11、12日)鳳凰的「共伴效應」最劇烈,北部及東半部有發生「大量致災雨」的潛勢;而鳳凰雖在減弱中,其環流的西南風,對中南部仍先後帶來「豪雨」的威脅,且各地皆應慎防強風的發生。週四(13日)鳳凰持續減弱,天氣由南而北、先後好轉。週五(14日)鳳凰已變性遠離,北部、東半部仍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中南部多雲時晴。週六、下週日(15、16日)各地晴時多雲,北海岸、東北部偶有零星降雨的機率。
吳德榮指出,最新歐洲系集模式模擬與顯示,鳳凰的系集平均路徑(粗黑線)通過呂宋島,在台灣西南方海面北轉,進入台灣海峽,侵襲台灣;各別模擬路徑(細線)則顯示,因模擬強度減弱的速度有差異,模擬路徑也較分散(左圖)。故其環流所伴隨的「強風、豪雨」存在不確定性。
吳德榮說,最新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受呂宋島破壞後,出海略為重整、強度短暫維持或增強,進入台灣西南方海面,因呂宋島及台灣限制水氣的逸入,又恢復逐漸減弱的趨勢,進入台灣海峽後,減弱趨勢更為明顯。即使如此,其環流所伴隨的「強風、豪雨」,對部分地區仍具有的威脅;但以鳳凰颱風的結構而言,最強風雨未必出現在颱風中心附近,故其中心是否登陸?在哪登陸?並非重點,過度強調反造成對風雨的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