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太子集團30億洗錢案震驚立院!4年來銀行通報52次「疑似洗錢」竟無效!金管會遭怒嗆「難道都在睡覺?」美方通報後才急約詢10家銀行滅火!金管會急辯:機制有啟動,但洗錢防制機制明顯破大洞!(圖/翻攝自X平台 @roroloyy)立法院財委會今(12)日質詢聚焦太子集團涉在台洗錢案。面對「金管會是否沒有確實掌握」的質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美方於10月14日通報制裁名單後,主管機關隨即要求銀行凍結相關帳戶;翌日10月15日便啟動對10家往來銀行的金檢。初步查核結果顯示,各銀行均依規定辦理大額交易與疑似洗錢(STR)通報;自108年以來,與本案相關的申報合計達52次。
質詢過程中,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批評,涉案金流動輒上億現金交易,「金管會難道都在睡覺?」國民黨立委林思銘也質疑,巨額僑外資入境與龐大金流進出,部分放款銀行是否出現疏漏。對此,彭金隆回應,這是典型跨國洗錢案件,須由國內外多方協作、逐步釐清證據鏈。金管會已約詢涉入的10家銀行,逐一確認是否完成大額通報、客戶盡職調查(CDD)與加強盡職審查(EDD);就目前掌握,相關大額通報程序並未缺漏。
民進黨立委李坤城進一步追問,太子集團以約30億元資金購置豪宅,金融機構是否未及時辨識異常,台灣整體防制洗錢機制是否仍有待補強,是否存在「若非美方通報就不會啟動金檢」的情況。彭金隆表示,銀行端確實曾察覺異常並進行通報,並非完全被動。
金管會銀行局長童政彰補充,目前體系運作包括:金融機構提出大額與疑似洗錢通報、調查局進行數據分析運用,並由執法機關採取後續行動;針對涉案的10家銀行,108年以來已完成大額與疑似洗錢通報共52次,且各銀行的風險模型皆有辨識出異常交易跡象。整體而言,監理與通報機制已依程序啟動,後續將持續配合司法與國際單位,釐清金流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