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家勝、邱子玲/宜蘭報導
為了積極建構在地化健康社區,提供預防性照顧服務,宜蘭縣政府在社區據點,用公益彩券盈餘設置巷弄長照站,像頭城鎮的港口據點有一位照服人員進駐,每天幫長輩服務,融入他們的生活,帶領長輩運動、學才藝,陪伴長者開心度過人生晚年。
據點大小事幾乎都是由吳誌祥打理,社區的阿公阿嬤都很喜歡他。照服員吳誌祥vs.阿嬤:「阿嬤這樣可以嗎?(可以),高度呢?(高度可以)。」
協助長輩找到適合的輔具,這是宜蘭縣頭城鎮港口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照服員吳誌翔的工作,他經常陪伴長輩們聊天,拉近長者同儕之間距離,不少人因此很喜歡來據點。
據點也有很多課程,預防長輩們失智失能,早上課程結束後還有供餐,據點大小事幾乎都是由吳誌祥打理,社區的阿公阿嬤都很喜歡他,但在地高齡九十多歲的石福壽阿公,向來排斥到據點,縱使吳誌祥不斷熱情邀約也遭到拒絕。
有次吳誌祥親自到家中照顧受傷的阿公,打開他心房,讓阿公決定每天到據點報到。照服員吳誌祥:「阿公還是就是很堅持說,據點是沒有用人來的地方,所以我就想說好,那我就放棄了。」
有次石福壽阿公意外受傷,吳誌祥親自到家中照顧他,打開阿公心房,讓阿公決定每天到據點報到,石福壽的生活也發生巨大改變。
已逝長輩石福壽兒子石坤標:「之前他就是比較嚴肅的一個人,但是自從他來社區幾個月以後,他整個人都開朗起來。」
阿公在據點裡展現藝術天分。甚至在據點裡展現藝術天分,繽紛色彩的畫作,宛如他當下的人生寫照。
已逝長輩石福壽兒子石坤標:「受到這個社區的感染,在這邊的那個等於那個整個心情的寫照,把他顯現在圖畫中。」
但命運捉弄人,石福壽有天迫不急待想上課,在到據點的路上跌倒,心臟衰竭過世,人生畫上休止符,兒子石坤標跟吳誌祥悲痛不已,已經把阿公當成家人的吳誌祥,還製作石福壽人生畢業冊。
照服員吳誌祥:「真的沒有辦法接受說,他離開的這件事情,那又為了要幫他做這個人生畢業紀念冊,其實我真的是就是做一次就是哭一次,做一次就是哭一次。」
石福壽的兒子石坤標也加入志工團隊。吳誌祥把每個長輩都當成親人對待,感動了石福壽的兒子,於是石坤標也加入志工團隊,答謝據點帶給他父親晚年滿滿的愛。
已逝長輩石福壽兒子石坤標:「我除了來當志工以外,我另外我也是喜歡來這邊上課,因為在這邊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大家互相照顧。」
宜蘭縣政府運用公益彩券盈餘積極建構在地化巷弄長照站,進行社區預防性照顧服務,讓長輩們獲得適當照顧,擁有長照經驗的吳誌祥就是最佳服務例子,以在地人身份服務在地長輩,讓他們願意走進社區。
在公益彩券盈餘協助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各項服務都能夠更加完善。宜蘭縣社會處副處長周欣怡:「宜蘭縣政府感謝財政部、中國信託、台灣彩券,部分公益彩券盈餘的挹注,讓我們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各項服務都能夠更加完善,造福更多的長者。」
面對超高齡化社會,在公益彩券盈餘協助,營造溫暖互助環境,提供在地化預防照顧,讓長輩做好健康管理,希望他們的晚年為自己發光。